“娘亲在为你寻摸婚事,找的都是人品端正,长相斯文,家里人口简单的读书人。你父亲早早没了,娘亲不盼着我儿能荣耀加身,只要以后日子过得顺遂就好。”</P>
池盈记得母亲这般说过不久,便寻到个老实书生,几番查验均为良配,就等着两人相看成了便定亲。</P>
不料过府相看那日池盈路过前院时偶遇堂妹的未婚夫郑三公子。惊鸿一瞥间郑三公子对她一见钟情,又是个得父母宠爱平日任性的,当下便直言要退了堂妹的婚约娶她为妻。</P>
“放肆,两姓结亲岂能视若儿戏,堂堂男儿又怎可见色起意!”</P>
郑三公子的话如两道龙卷风瞬时扰乱了池、郑两家,郑三公子也得了郑父一顿好骂。</P>
郑家自是不肯的,毕竟二人婚约是自幼定下的,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虽然陈朝民风开放,寡妇再婚,和离二嫁都是常事,更有闵地断袖成风。但时人重诺,无端退掉早已定下的婚约对男女双方都有影响。</P>
若是婚事不成,池家自不会再帮着遮掩他儿子做下的荒唐事。一旦儿子这恣意妄为,私下毁诺的行事作风传扬出去,想要再谈亲事,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自不必说,就算是低他郑家一阶的小姐们都得再三思量。要再被好事的言官参上一笔,前途要多几道坎不说,还有可能成为对家攻讦他治家不齐的证据。</P>
“池盈与池妙虽然都是池府小姐,但池妙父亲官至礼部侍郎,母家在京城名声不显,却有一舅兄在北地乃一方大员,池妙嫡出兄长去年考入翰林院,眼看前程大好。”</P>
“而池盈之父生前虽也是颇得帝心的清正御史,却已人走茶凉,母家已经没人了,实非佳媳人选。”</P>
郑母见幼子受责骂,虽也觉他这事办的实在不地道,但仍耐心给他讲述缘由,婚姻之事本就需重重考量。</P>
郑三公子被一顿收拾后收了见色起意的心,不敢再生妄言。郑家也在第二日由郑三公子的父兄押着他上门赔礼,好生给池家道了歉,承诺婚后必善待池妙,郑母也出声附和。此事因池府主母,池妙母亲徐氏约束得当,在场并未有人传出流言。</P>
因着影响不大,郑家又诚意十足,再追究下去吃亏的还是将来要嫁去郑家的女儿,不如借着台阶便下了,两家就此揭过,双方和乐融融。</P>
被这件事情影响最大的反而是池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