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太子降临的消息,如同狂风一般,很快席卷整个雒县。</P>
作为刺史府的属官,自然不能当作看不见,以后还混不混官场了。</P>
可是让他们去拜见,又不知道该怎么应对。</P>
毕竟出了郤俭这么个害群之马,所作所为人神共愤。</P>
他们要说不知情或者没有助纣为虐,那纯粹是扯淡。</P>
可是这种事情能怨我们吗,官大一级压死人,要不同流合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喜提乱葬岗门票一张。</P>
我们有的选吗。</P>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也得太子相信啊。</P>
所以,真要面见太子,福祸难料。</P>
刺史府的八大从事聚在一起商量了半天,也拿不出个最终章程来。</P>
去肯定是要去的,问题是谁去,去了怎么说。</P>
吵来吵去,最后还是别驾从事贾龙拍板,八个人都去,是死是活各安天命。</P>
要不然就都别去了,直接在家里等死吧。</P>
别驾从事,那相当于刺史的大秘,其他从事则是小秘,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P>
当然,牵连起来也绝对是第一个。</P>
没奈何,如今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八大从事只能硬着头皮前往吴家。</P>
到了吴家,见了刘晋,八大从事连忙上前行礼。</P>
“刺史府别驾从事贾龙。”</P>
“治中从事杨淮。”</P>
“功曹从事李桥。”</P>
“簿曹从事张皓。”</P>
“兵曹从事赵松。”</P>
“郡国从事费贻。”</P>
“文学从事谢敦。”</P>
“武猛从事周度。”</P>
“参见太子!”</P>
“行了,都坐吧。”刘晋没有为难这八个年纪在三四十不等的刺史府重要属官。</P>
虽然这八人的屁股绝对干净不到哪,但也没有到郤俭那种丧心病狂的地步。</P>
刘晋如此确定的原因在于,他们八人在马相攻城的时候活下来了。</P>
对,能活下来就代表着过了及格线,不及格的都死了。</P>
即便当时有刘晋的交代,但愤怒的民众可不会管那么多,作恶越大死的越快,马相都不一定能拦住。</P>
而且,每逢起义,其实死的大部分都是最上层和最下层的人。</P>
最上层的发布命令,该死。</P>
最下层的直面百姓,为了完成上面的命令,无所不用其极,同样死了。</P>
反倒是中间的官员,只要平常做的不太过,基本都能保命。</P>
至于这八个人到底有没有问题,问题严重不严重,那就是阎忠这个刺史的事了,现在,先凑合着维持运转吧。</P>
刘晋虽然态度和善,但八大从事没一个敢落座,谁知道这是不是先礼后兵呢。</P>
贾龙咬咬牙,直接站了出来,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承认错误。</P>
“启禀太子,臣等有罪,还请太子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