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可能是世家为之,若此事真是世家为之,那岂不正中咱们下怀吗。太常大鸿胪两部能逃过巡查,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明城还是有些不相信,便举例说明道。</P>
“大人为何不想,这正是世家所设的连环套。引我等上钩,之后再上书大王罗列我等罪责。那时不但治我们不敬王命,还得加上个骚乱大典之罪。”李温并不赞同明城说法,直言这是阴谋。</P>
“我看就从太常下的太祝礼官一脉巡查,正好与冬狩一事息息相关;品级也也与大人一样,之后更不会落人口实。总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什么都不做吧。”王五恨恨的说道。</P>
“我看行。不妨就照王百户所说行事,大人明日就进宫入太常巡查。需谨慎加小心,不可落人口实。”李温点头称是。</P>
“也罢!就从太常开始,也好看看世家到底是什么态度。”随着众人一番谈论,最后一致决定先入太常。</P>
太常乃世家新进之部院,本就是内侍之责。如今燕王改组太常由世家出任各职,其址还在三大殿一侧,如今名曰太常院。下设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太祝令掌国之祭祀一应事务;太卜令国有大事主卜问对;后又添了太医令和博士祭酒之职。各部分职更为细腻,从上而下各司其职。</P>
清晨明城便一身戎装入宫,独自前往太常院。原本卫所众人都要帮其壮声色,都被明城所拒。此次前去本就是打探虚实,自己这般也属先礼后兵。</P>
太常院门前明城向小吏说明来意,小吏愣了片刻便急匆匆进院禀告。不多时便又回来,客客气气的将明城带进院内。太常院不是特别大,进去后映入眼帘便是厅堂,准确的来说更像是府衙集体办公之处。来往官吏行色匆匆,于各自案牍或摘录典籍,或于往来官吏轻声细语。</P>
这一番景象倒是让明城很是惊讶,不由的出声询问。</P>
“这便是太常院处理公务之地?”</P>
“回大人。此处只是各令属官主簿办公之地,各令均有一厅为公。大人今日来得不巧,太常院几位主官皆不在院中办公。只有礼官大夫一人,已是忙的不可开交。不过已交代下官一切都听大人吩咐。”</P>
“太祝令也不在院中?”明城不由皱眉道。</P>
“冬狩大典在即,几位主官皆忙于王宫四处。大人若是要见太祝令,下官可差人去寻。”</P>
“不必了!几位大人能为国事躬身亲为,实属我大燕之幸事。不过大王命我巡查冬狩一切事务,也不能如此敷衍了事吧。”明城对着小吏会心一笑。</P>
“大人放心。礼官大夫已有安排,典礼所用一切用品皆已造册。”小吏说着便带明城来到一角案牍前,指了指案上厚厚几本书籍。</P>
“礼乐事务典礼事务,人、马、车、辇、随行人员都在此?”明城看着厚厚几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感觉入了这帮世家得套,这分明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P>
“回大人。皆在此!大人若是不放心可一一查看。”小吏心中窃喜不止,直怂恿明城查看。</P>
“好吧。烦劳沏盏茶可好,看完这些得不少时间。”明城无奈的说道。</P>
“大人客气。下官今日专为大人效劳。”</P>
不多时一杯热茶便端到案前,小吏大有不走之势。明城无奈坐于案前,随手翻阅册本。说实话看了不一会,就感觉已经昏昏欲睡。典事记录可不如文章那般,让人朗朗上口。这一页又一页的记录,如同嚼蜡一般枯燥无味。</P>
明城此刻与这大厅形色匆匆众人,真是成鲜明对比。这是走也不是坐也坐不住,如同蚂蚁上身一般让人坐立不安。明城不由的相信李温王五的说法,这绝对是世家给自己下的套呀,奈何自己还乖乖的往里钻。实在可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P>
“大人这是怎么了?茶凉了吗?下官这就给大人添茶。”小吏嘴角都快裂开了,装作慌乱说道。</P>
“不用!太常几位主官既能躬身为之,这些东西不看也罢。事后定当在大王面前美言几句,以赞太常院丰功伟绩。”明城说着就大步往外走去。</P>
“下官恭送大人。”小吏急忙跟上步伐。</P>
“不用送,留步!”到了太常院外小吏始终在其身后,明城不由止步对其摆手说道。</P>
“呵呵!送送大人乃我太常院之礼数,毕竟此地乃是以礼数为重。怎会如市井之徒狂悖无礼一般,终日提刀唬人鬼祟般样。”</P>
小吏嘴角上扬微微一撇,对着明城便是一礼。明城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子是在指桑骂槐呢。真是自己还未挑刺,倒让人讽刺自己了。明城这时已经压不住自己的火了,转身就要抽刀。受此屈辱忍无可忍,就当一回市井无赖又何妨。</P>
“明城兄弟!今日不当值吗?怎么会身在此处?”忽有一人出声喝止住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