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谣言四起(2 / 2)

明城决 留白一世 2235 字 2024-04-29

“办法倒是有!就怕众位太医不允。臣在民间之时,得高人指点迷津。以针灸之法,封住脑部几大穴位,将淤血逼于一处,令其不能扩散。再以小刀割开伤处,引出淤血便无后顾之忧。”</P>

“妖言惑众!你这是要太医院都随你葬身呀!”</P>

“王大人你这是要置大王于各地?大王可是待你不薄呀,你怎能加害于大王。”</P>

“就是!开颅之法过于荒谬,亏你从医一生,何时听过此等之法?那本医书有之记载?你又何时行过此法?”</P>

老者只一言便换来众太医斥责,一时间成了众矢之地。一些太医更是情绪激动,上前对着老者便是一阵口水相待。文人相轻之举,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老者无奈默不作声,只是轻轻拭去唾液。静静看着王妃与世子,只等两人发问。</P>

“这,,,本宫亦是没了主意。王大人能告诉本宫此法可有记载,王大人又何时施过此法?若对大王有几分把握?”王妃也是第一次听这种治病之法,顿时有些慌神。</P>

“王妃不可听其胡言乱语呀!王太医之法古来皆无记载,异端学说之法绝不可信呀。”一太医不等老者回答,扑腾一下跪在王妃面前哭诉道。一时间引得一众太医都跟之学样,让王妃左右为难。</P>

“滚!一群酒囊饭袋,父王已昏迷半日。你等只会在此摇头晃脑,对父王伤情无半分诠释。若不是太医令今日返回王宫,今日便是太医院的死期。一帮废物医术平平,倒是对党同伐异深通呀!竟当着母妃与我的面,如此对太医令。其心可诛!”慕容羽可不是王妃那般仁厚,上去就是一脚踢倒一人。恐怕也是忍这些人太久了,一番言论骂的几人不敢抬头。</P>

“请王太医直言本宫所问!”王妃这次并没有埋怨慕容羽一句,只是淡淡看了一眼身下跪着几人。</P>

“回禀王妃。正如几位太医所言,古书医术皆无记载。臣也只见过一人施过此法,令病者大好如初。臣虽震惊但也知世间万物皆有万法如一,可惜并无用过此法救助于人。头部乃人之根本,若有丝毫偏差,便会身消道损回天无力。臣权衡再三,还是按几位太医之法,以药性徐徐图之,乃为稳妥之计。”看着虽嘴上如此之说,但其表情可不是如此。倒似对自己之法十分有把握,如此之说不过是迁就众人而已。</P>

“只见别人施法一次?这,,”慕容羽一时有些震惊,后悔让其回答了。</P>

“只一次?恐怕王太医过于儿戏了吧,大王乃人中之龙。怎可随意让人轻试之,万一不测岂不是追悔莫及。此事过于缪在,万万不行!”王妃一听更是直呼荒谬,连连摇头对其不允道。</P>

“臣明白王妃与殿下所想,对大王伤势还是以稳妥治之。”老者面无表情般回道。</P>

“王太医!真如你所说,大王以后会伴随脑疾吗?你不妨告诉本宫,若行开颅之法你有几分把握?”王妃忧心忡忡止不住又发问道。</P>

“淤血长存头部,时间越长越不能消散,甚至变成毒瘤一般长于脑。臣若是施其法把握只有五五之分吧。”老者先是肯定自己的诊断,后又对自己信心不足道。</P>

“五五之分呀!还是太低了,本宫万不能依你之法。此事还是等大王清醒再行定夺,恐怕大王也不会赞同太医此法吧。”王妃惊呼而出,终是没有同意此法。</P>

“臣,,臣明白。”老者似乎还有什么想说,最终还是忍住了。</P>

燕王迟迟未能苏醒,让一干人在宫中苦苦相伴。对民间流言蜚语全然不知,才半日光阴谣言横飞。一时间传什么的都有,有说燕王遇到刺客,有说燕王与武将比试输了不爽而坠马,更有甚者说燕王已经驾崩了。一时间谣言如潮水一般,一层接着一层怎么也收不住了。</P>

神武门外原本已退去官员,又返回此地。对着神武门叩头不止,痛哭流涕直呼大王走好。这一番情形震惊侍卫与禁卫,无不是呆若木鸡一般。李温今日一直在神武门外值守,对他事所知不多。但明城临走之时,可是说过大王无恙呀。</P>

中和殿外,一众老将大臣亦守候大王苏醒。禁卫匆匆走向李牧,对李牧交头接耳说道。</P>

“什么?何人所为居心何在?”李牧十分震怒又惊讶此事没有那么简单。</P>

“属下不知。属下只是奉副千户之命,告知尚书大人。副千户还让属下告知大人,神武门外还有官员源源不绝前往,皆吊唁于神武门外。还请尚书大人速速决断!”来人直摇头,将李温的话直说于李牧。</P>

“祸事了!肯定是有人推波助澜!你先回复你家千户,令其不要擅自妄动。本官这就回禀大王决断!”</P>

李牧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失,对来人叮嘱几句。便匆匆上保和殿门外,对着内侍细声低语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