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再见杨三郎(1 / 2)

明城决 留白一世 2210 字 9个月前

第二日北城卫所要断民务一事,在燕都传的沸沸扬扬。有人对此冷眼旁观,有人不敢相信数年武治下要改天换地了吗?甚至有宵小之辈已做好了背后看笑话的准备。</P>

对于此事民间百姓也是踌躇不决,多年压榨无处宣泄已成习惯。如今北城卫所张贴告示,大有改制吏治整顿民情。可百姓只会从始而终,推波助澜顺势而流。</P>

武治本就是战乱年间,出于无奈之举。如今北燕若是想大力发展国力,就必须大刀阔斧改制。燕王看到了这一点,奈何世家不给力呀。马踏世家后元气大伤,连太常卿都是世家挂了个虚职。</P>

如今的世家为了崛起,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与一众武将针锋相对,无暇顾及民事一途。既然如此,那就由自己来做这改天换地头一个。燕都若变,北燕各州各府必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后的北燕将崛起列国之上。</P>

“大人!告示已经张贴出去了!然百姓皆在观望,可否再添一把火,让此事烧的快一些!”</P>

“无妨!才第一日嘛!改制哪有那般容易!改制容易,改民心难呀!急功利切反而得其不得,不如再等一段时间。总会有人走投无路,破釜沉舟的!耐心点!”</P>

“明白了!大人!对了大人!中郎将那边已经约好了,中郎将约您今夜府中一会!”</P>

“哦!此事倒是进行时神速!果然花钱容易如流水呀!准备准备晚上去赴宴!”</P>

“遵命!”</P>

李温刚被自己任命为民事奏对,然一日宣扬不见任何效果,有些急切也实为正常。明城深知此事不是急切就能办成的,需徐徐图之。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如今北燕才止兵戈;百姓难得太平,谁也不愿做此出头鸟也正常。</P>

夜晚明城带着李温,李温带着银钱来到中郎将府邸。前房正厅后院假山假水,一切应有尽有。此府邸虽没有几位老将府邸大,却也比王勇所购大了不知几倍有余。明城望着高门大户止不住的一声叹息,果然门庭出身尤为重要</P>

“明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呀!”</P>

杨三郎闻息明城到来,开中门率府中老幼夹道欢迎。让明城有一丝的无地自容,尴尬的连连赔笑。</P>

“中郎将久违了!在下何德何能受此殊荣,不胜惶恐呀!”</P>

“明大人如今的身份当得!来快快入府一叙!”</P>

两人被杨三郎热情的迎进内堂,杨三郎也没有了往日的冷漠。</P>

“家门潦倒已无好茶相待,还望明大人海涵!大人请!”</P>

“无妨!明某本就是粗人一个,好茶坏茶也分辨不出。如此寒冬腊月,能有一杯热饮足矣。”</P>

“明大人托人带话,这是看中了在下这间寒舍吗?”</P>

杨三郎也是个实在人,几句寒暄便开门见山问道。</P>

“回中郎将!明某无意夺人所爱,只是偶然听闻。大人要变卖此宅,这才冒昧登门造访。若是有逾越之处,还请中郎将见谅!”</P>

“哈哈!中郎将?如今也只有你叫我一声中郎将,在下浑浑噩噩苟且偷生数年,早已习惯了别人的冷眼相待。唯有你还如此客气,杨某不胜感激呀!</P>

我已卸任中郎将一职,大人还是直呼在下名讳。多年沉浮如泰山压顶一般,压的杨某喘不上气,如今卸任杨某也轻松一点。”</P>

“大人切莫如此颓废!大人一身忠肝义胆震彻天下,战功赫赫又是我大燕不可多得的将才。假以时日,定会开创不世之功勋!</P>

大人如今卸任那有名无实的中郎将,实为明志之举。大人本就是龙虎之身,怎能常困笼滩之地。如今驻守边镇,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P>

明城听着此人如此落寞,不由得出声劝慰一番。</P>

“哈哈!明大人如今是满面春风得意,封爵加官步步高升呀。说出的话都让人喜不自胜!杨某不如大人呀!”</P>

“明某年轻不知深浅心直口快,倘若那句话说错还望大人勿怪!”</P>

杨三郎的话语充满了讥讽,让自己一时无法把控,只得连连告罪。</P>

“哎!我并非生气!只不过是回首往事,感慨一番。</P>

少年郎鲜衣怒马,文能舌辩群儒得先机,武能上马安天下!</P>

明大人!我记得你是九月初入的燕都吧?如今也不过半年时间?敢问大人今夕几何?”</P>

“是呀!九月初入的燕都,还得大人开脱解围,明某才躲过一劫。昔日恩情历历在目,在下不胜感激!</P>

一晃如今也快半载了,时间过得好快呀!明某过了年关,也就十七了!”</P>

“十七岁呀!真年轻!弱冠之年还未到,便已名满天下功成名就!在下佩服不已呀!</P>

殊不知!你半年的生涯,便已经走完了杨某的一生!杨某如你这般大时,还只会抓鸟摸鱼。可想而知明大人,天资聪颖过人非凡呀!</P>

吾昔年跟随家主征战天下,庸庸碌碌一生才得中郎将一虚职。如今大人舞象之年,只用半年时间,便走完了在下的一生!怎能不让在下佩服!</P>

你已经是当世无双,许多人究其一生也未必能得此高位!明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呀!”</P>

杨三郎一听顿时感叹明城得运大时,对明城是连连夸赞钦佩不已。</P>

明城听着杨三郎的夸奖,一时失了神。回想半年前,自己只身入铁甲军大营。随后便受到燕王垂青,步步高升百户副千户;斗世家气走少师杨浦,入辽东解草原之围。</P>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常人恐怕一生都不能所得,唯独全让自己得运所撞。如今得势归来,更是一跃千里位列人臣之前。天下有几人能如自己这般,起身微末少年成命!怎能不会惹来非议!自己是不是太冒尖了?</P>

“大人?大人?中郎将还在等候大人回话!”</P>

一时恍惚失神,身边的李温悄悄提醒自己一声,才让自己回过神来。</P>

“哈哈!失态了!望大人勿怪!明某得此运势,全是侥幸所得!和大人不能对比呀,大人一身战功可是实打实的征战所得!而明某不过是得天时,取巧罢了!</P>

听闻大人年关后就要去往边镇上任了?此一去山高路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逢。明某在此拜别了!”</P>

“哈哈!明大人谦虚了!若事事都是侥幸取巧,那也得靠天资所得!</P>

唉!与其在燕都蹉跎岁月,不如去往边镇建功立业再创辉煌。如你所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借你吉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