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不是油画(2 / 2)

好家伙!</P>

感情就只有楚健一个人觉得不是油画。</P>

“这是漆画,原本应该是一个屏风,被人截下来,装到了这相框中。漆画,大家可能不怎么了解。</P>

它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楚健解释道。</P>

漆画作为绘画,与中国画、油画的要求并无二致。</P>

但若把漆画停留在材料技法上,或固守在亭台楼阁、神仙仕女等传统纹样上,远离现实生活,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脱节,而缺乏画家的个性创造,那么漆画就不可能成为绘画,只能是工艺装饰而已。</P>

这种画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画坛,关键在于它有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个独特的美学品格来自大漆的特性。正如水墨画要建构在水墨、宣纸的基础上,油画要建构在油彩、画布的基础上一样,漆画要建构在以大漆为主要媒材的基础之上。</P>

在楚健看来,漆画历史悠久,有着与壁画、帛画不同的表现技法。它虽不能和今天的“油画”相提并论,但漆画艺术中应用油漆的方法很重要。</P>

沈世杰他们观察了一会,发现这画材质不是纸,也不是绢,而是一块木板。</P>

涂抹在木板上的染料,果真就是油漆。</P>

看来,真的是他们搞错了。</P>

“漆画值钱吗?”李斐忍不住问。</P>

“一般吧?几十万的比较多,上百万的罕见一点。”楚健说道。</P>

一直以来,由于漆画本身制作工艺复杂,技法难度大、表现力有限,制作、创作周期长等原因,从事漆画创作的艺术家较少,作品产量有限,成为漆画作品流通受限的主要原因。</P>

他接着补充:“这是清代的精品之作,不然,也不会被人截下来,装裱到相框中。八十万到一百三十万之间,不好说。”</P>

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最常见的漆色均为黑和红。此次李艺华得到的这件漆画,就是黑漆底本。</P>

漆画在元明时期退出了主流文化,到清代又找回了存在感,逐渐出现在家俱、器物上,</P>

清晚期这种艺术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专业的漆画普及,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品,并有了专以绘制漆画谋生的艺人。</P>

从清朝发展至今,传承下来的清代漆画不多,历史动荡是主因,材质本身易腐不易保存也是一个因素,常能见到面目全非的老漆画。</P>

像眼前的这幅,保存完好,没有一点掉漆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P>

李艺华听后,好受了许多。这么一来,前面的损失都回来了。</P>

毕竟前面那集装箱就一百万出头而已。</P>

“恭喜华哥。”沈世杰也开口恭贺道。</P>

李艺华抱拳回礼。</P>

李斐则是心想,还是古董的利润大呀!</P>

要知道,李艺华刚才的集装箱可是亏了一百万的,但这捡漏一件后,立即回本。</P>

如果是他亏了一百万左右,起码要拍十来二十个集装箱以上,才能回本。一般而言,平均一个集装箱能挣几万,是最为正常的。</P>

特别亏的也不会有,毕竟当集装箱超过10万,就跟少人会跟了。</P>

像前面那样,死磕到一百万出头的,李斐是头一回遇到。</P>

有些时候,李斐还是纯亏的。好在亏得也不大,所以没有计较太多。</P>

此时,那些在集装箱翻找的人,也找到了宝贝,是一块名表,但坏了的。尽管坏了,估计卖个七八万不成问题。</P>

得到那块坏表的人连声跟李艺华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