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甄家秘事!(1 / 2)

清明假期将过,明日就要到部里应卯上班。

现在天色还早,才过午时。

冯一博收到邀请便直接起身直奔林府。

林如海早安排了人在门口等他,人一到就被带到书房之中。

“叔父。”

一进门,见林如海正在整理什么。

冯一博轻呼一声,同时见礼。

听到他的声音,林如海却头也没抬。

只说了声:“先坐!”

冯一博也不着急,就在一旁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林如海似乎整理完毕,才放下手里的资料。

他抬头看着冯一博,笑道:

“叫你过来,是有一事相托。”

冯一博闻言,连忙起身,道:

“不敢,叔父直管吩咐就是。”

林如海笑了笑,摆手道:

“先不忙。来人啊!看茶!”

两人分宾主落座,立刻有人奉上茶盏。

林海又吩咐一声,道:

“你们下去吧,不要让人往这边来。”

下人应了一声,出去将门带上。

冯一博有些好奇,但林如海没开口他也没有多问。

待两人各自啜了几口茶,林如海又起身到门口。

推门四处张望了一下。

确认没有人后,他才坐回位置,道:

“这几日我可能要去一趟扬州,黛玉和她姑姑想托付你来照顾。”

这话一出,让冯一博顿生疑惑。

林如海如今已经卸了巡盐御史的差事,只有兰台寺大夫。

扬州也并非是他的老家,还去做什么?

疑惑归疑惑,冯一博闻言立刻应道:

“稍后我让人以我师娘的名义,把姑姑和妹妹接过去住着。”

若是寻常走动,以他自己的名义就行。

但现在是要住上一阵,即使早有婚约,也要注意些男女有妨。

因此托内宅长辈的名义最好。

冯一博先应了下来,随后才忍不住好奇道:

“只是叔父还去扬州做什么?难道圣上又派了差事?”

林如海见他想的周全,先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听他问起扬州之行,便笑着问道:

“之前在扬州发生的事,你还记得吧?”

刚刚林如海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现在再听他提及扬州的前事。

冯一博愣了一下,随即联想到近日的那件大事。

心中冒出一个让他有些担忧的猜测。

“莫非叔父是想动甄家?”

林如海闻言,抚须而笑,赞道:

“你还真是一点就透。”

当下,他也不再绕什么圈子,直接道:

“不错,如今甄家彻底没了靠山,也是时候为国除害,也为黛玉母亲报仇雪恨。”

冯一博刚刚联想到的,正是甄家老太妃薨逝。

此时听林如海亲口承认,顿时眉头更紧。

他闻言有些犹豫,道:

“叔父,这事……”

林如海见他神色,便笑着问道:

“怎么?”

冯一博有些纠结,随后轻轻一叹,道:

“我只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哦?”

林如海先是一愣,随后笑道:

“你怕是不知甄家都做了什么,若是知道了,就会明白我为什么选这个时候。”

冯一博轻轻摇了摇头,道:

“虽然不知具体,但无非事涉盐政,而盐铁之事自汉而有之,贪墨之事从未停过。”

《盐铁论》就出自汉代。

从那时候开始,盐铁一直是国家专营。

也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

林如海闻言,更好奇了,问道:

“你既然猜到一些,为何还觉得不是时候?”

冯一博轻抿嘴唇,随后轻轻一叹。

“因为,老太妃尸骨未寒,即使甄家犯了再大的错,这时候看在老太妃面上,圣上都难免会留两份情面。”

见林如海皱眉,冯一博继续道:

“若是原本要抄家灭族,现在最多抄家,甚至可能还会给予安置。”

“若是原本要抄家,现在可能也只罚银,留下足够的体面。”

“若是原本罚银,现在可能是……”

说到此,他微微顿了顿,才苦笑着继续道:

“可能是罚酒三杯,一笑而过。”

见林如海听了眉头紧锁,冯一博又继续道:

“总之,有了老太妃的情面,圣上为表仁孝,定然降等而惩。”

林如海沉吟良久,才叹了口气,道:

“一博,你所料的方向没错,可显然低估了他们贪墨的数额。”

显然,林如海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了。

但他坚信,即使景顺帝会如冯一博所说,给老太妃留些体面。

甄家也一样难逃制裁。

“嗯?”

冯一博闻言一愣。

林如海一指之前整理的资料,面色凝重的道:

“那边是我整理的账目,只是最后一小部分,就有近百万两。”

冯一博一听,脱口道:

“这么多?”

他不是惊讶于百万两银子,而是惊讶于百万两只是一小部分。

“早前我给圣上的秘折之中,已经有了大半的账目,这部分是你去扬州前没来得及整理完的。”

林如海起身走到书桉前,拿起账目递给冯一博。

“如今甄家没了靠山,我才在近日整理出来,准备给与甄家致命一击!”

冯一博接过翻看,见上面都是景顺十年前后的盐引。

他看着看着,有些疑惑道:

“这账目有什么问题吗?”

林如海笑着摇头,道:

“若只看这个账目自然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但只要对照户部账册立刻就能发觉其中隐藏的玄机。”

见冯一博有些不解,林如海便从头说起。

“当年太祖南巡,甄家祖上,也就是甄应嘉的祖父甄秋,还只是两淮盐商的总商,后因接驾之事有功,才被擢为两淮盐运使司转运史。”

原来,当年大魏太祖皇帝南巡,江南士绅不敢掉以轻心。

官府也调动了所有资源做好接驾的准备。

当时甄家是江南盐商之首,富可敌国。

接驾涉及到花钱的地方太多,官府就把甄秋推到前台。

让他来想办法解决一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