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济仁出海,子腾回京【继续加!】(1 / 2)

到底是做过太医的,王济仁没有被冯一博轻易绕进去。

或者说,他几乎被绕进去了。

但也只一瞬,就清醒了。

冯一博吐出“东海郡”这三个字,王济仁顿时皱眉。

看来,这一万两汇票,果然不好拿啊!

冯一博见他神色,就知道自己的忽悠失败了。

不过他并不气馁,而是直接道:

“想来供奉也知道,我和东海郡王相交莫逆。”

东海郡献土归附之事,都中无人不知。

王济仁那时还在太医院,自然也听过此事。

“他曾多次来信和我诉苦,说想在流求建一座东海医学院,培养大量的医者,让东海郡的百姓,在生病的时候,有医可看,有药可吃。”

换源app,&nb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这样的想法,让王济仁有些动容。

这个年代,正经学医并不容易。

一般主要有三个途径。

医馆学徒,家传,自学。

学徒要从打杂开始做起。

只管吃住,没有工资。

差不多,就是儿徒。

等到能独当一面,至少十几年的时间。

家传自不必说,就是王济仁这种。

没有血缘不会轻传。

而自学的门槛,就更高了。

能看懂医书的,至少也要识字。

想要自学,还需读通一些经典。

毕竟这个时代的医书,多少都掺杂了点哲学成分在内。

一般都是落第举人,或是候缺的进士。

才能当做业余爱好发展。

就如冯紫英给贾府推荐的张友士,就是如此。

当然,有些和尚、道士也会研究医理,处于三者之间。

总之,医者的数量一直很有限。

一般来说,真正学医的。

一个县能有两三个都算不错了。

而那些游方郎中,或者村医。

大多是有几个秘方,就敢包治百病。

至于治好治坏,就看患者的运气了。

“可东海郡那边,却苦于没有医术高超的名医坐镇,迟迟未能如愿。”

冯一博看到他的神色,以为王济仁动心了。

他心中一松,也不再画饼,道:

“正是因此,今日一听供奉有告老之意,我就想到了此事。”

说到这里,冯一博又补充两句。

“若是供奉有交好的同僚,或是家里学医的亲卷,也都可以带去。”

“只要懂些医术,能用心教的,东海郡王绝对不会亏待!”

见王济仁依旧不置可否,冯一博又笑着道:

“至于供奉,只要坐镇东海医学院,开馆授徒,并将我说的《村医手册》编撰出来,东海郡王自有丰厚的回报。”

说着,他将桌上锦盒往前一推,道:

“今日这一万两,只算是安家费用。”

这是在告诉他,一万两不是买断。

到了东海郡还有更多的财富等着他。

“这……”

王济仁面露犹豫,却依旧没有吐口。

冯一博见此,不得不再使些小手段,道:

“刚刚供奉不是还说,为了令公子,刀山火海都去得吗?怎么如今只是坐船出海就怕了?”

王济仁闻言露出一丝笑容,摆手道:

“冯都尉不必激将,我们这些医者,很多时候都讲究心如止水。”

他见的场面多了,若是能轻易被人相激,怕脑袋早就搬家了。

冯一博被人拆穿也不尴尬,只笑着道:

“既然如此,供奉可有了决定?”

既然对方不吃激将,那就让他快速决定。

很多事就是这样,若不趁热打铁,说不定凉了就打不动了。

王济仁今日来他这里,说明也是走投无路。

若是今日走了,说不定就有别的出路。

那再想找到合适人选,不一定又是什么时候了。

“东海郡王这个法子若是推广得利,定然可造福一方。”

王济仁被他一催,先是微微一叹,随后又道:

“说来,我倒是真想去见识见识了。”

这话一出,冯一博就知道,这事成了。

“看来黄金万两不能收买,以令公子激将也不能动摇。”

不管出于真心,还是其他原因。

冯一博闻言都有些感慨,不由叹道:

“唯有‘医者仁心’几个字,才能打动供奉!”

这一番话,把王济仁捧的很高。

“此言差矣!”

可王济仁闻言却摇了摇头,幽幽道:

“冯都尉可别想捧两句就收回银子。”

“哈哈哈!”

冯一博一愣,才明白他在玩笑。

看来对方真的找回初心,想有番作为。

不然此时不会如此放松。

虽然知道王济仁是玩笑,他还是借机叮嘱道:

“我自不会收回,但供奉切记,这钱要尽快花出去,或者兑成现银。”

从夏秉忠那里得到消息后,冯一博明白,汇票随时都可能会有变动。

因此,他也一直努力。

将手里不多的汇票出手。

此前,迎春进门共计用了五万两。

再加上眼前这一万两。

他手里剩下的,只有五六万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