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中)(2 / 2)

如今,有资格做辅政大臣的也就那么几位。

张松越病重,怕是不行。

陈勤之虽然还没回来,但身为上一代帝师,又是内阁次辅,基本没跑。

若是忠顺亲王还在,也算一个。

除了这三个,就属六部尚书和北静郡王了。

至于其余的人,都还不够格。

可这时,元春却继续道:

“所以,今日本宫还想拜楚国侯为太保,作为辅政大臣,代本宫和皇儿……和陛下监政,如何?”

这冯渊何德何能就作辅政大臣?

满朝文武都已经懵了。

“还请太后收回成命!”

这一次,不用别人非议。

冯一博自己率先出列,到丹陛前一拜,忙道:

“只因陛下年幼,逆首才会动了心思,既然主少国疑,自当要有老成持重之人辅政才行,臣又如何能为?”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我们也能省下不少事,免得再得罪这位太后了。

冯一博这番话,倒是说到了群臣的心坎里。

可元春一听,又拿出刚刚的架势,道:

“可本宫和陛下就只信你,其他人我们娘俩都信不过啊!”

明知这是元春故意表现出来的样子,而非她的本性。

冯一博心中不由好笑。

不过,他也没忘了配合。

只听他满是纠结的道:

“其实臣倒是有个建议……”

“臣斗胆想请太后在太极殿龙座后摆一道珠帘,等新皇上朝之时,太后在后面辅左陛下,如此,有太后亲自监护,就不怕陛下被人期瞒,又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科道言官上前朝丹陛一拜,高声道:

“大胆!亏冯……亏楚国侯还是礼部侍郎,竟敢提出这等建议,娘娘虽然尊贵,但终究是个女人,今日新皇登基,只是特例,如何能让女子次次登上朝堂!”

他这话说得露骨,就差说一句“如何能牝鸡司晨”了。

朝堂上的事,向来都与其他无关。

唯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

所以,再荒谬的事,只要有利益在,就一定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开国一脉一听冯一博的建议,简直乐开花了。

如果元春亲自辅政,那对开国一脉这些老亲来说,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科道言官刚一说完,立刻有人上前反驳。

“太后和陛下经过逆首之事,不敢轻信别人也属正常,陛下如今年幼,还离不得太后,让太后她老人家暂时代为辅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陛下没了母亲陪伴,朝堂如何论事?”

宣治帝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岁。

这个年纪离开母亲哪能老实?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

“正是如此!此举本朝虽无旧例,但前宋却有例可循!你这样阻拦,难道是想蒙蔽圣听,期陛下年幼不成?”

这是懂扣帽子的!

“你!”

科道言官顿时恼怒不已。

可没等他再说什么,元春就叹了口气,道:

“其实本宫身为女子,确实不该上朝,但陛下年幼,若是离开我,怕是难免哭闹,不如我就负责哄哄陛下,免得耽搁了国事。”

很显然,这是以退为进。

说是只负责哄孩子,实则还是辅政。

只要她在朝堂上一日,以她的身份只要一开口,百官难免都得斟酌一下。

“除此之外,一应由内阁协助处理国事,等陛下再大一些,本宫就不再露面,如何?”

文武百官闻言,虽然难免纠结,一时却也没更好的办法。

谁让皇帝年幼到,还在吃奶的年纪。

你不让他跟着母亲,那不如干脆别让他上朝了。

“这……”

率先出来的科道言官一时语塞,元春当机立断道:

“这事就先这么定了吧!”

说着,还起身便百官一礼,道:

“若以后我们娘俩有什么不妥之处,也还请诸位臣公多多包涵。”

好家伙!

还说不参与朝政,这都开始打预防针了?

冯一博见此,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他刚刚还觉得,元春为他争取爵位的事有些鲁莽。

这样做很容易引起百官的反弹,影响他计划的“垂帘听政”之事。

没想到,元春比他想的聪明太多。

不仅为他争取到了更高的爵位,还立下一个有些胡搅蛮缠的人设。

在满朝文武群龙无首的时候,能斗过她胡搅蛮缠的臣子屈指可数。

即使有,也不会和一个女人纠缠。

这就是元春的聪明之处了。

“启禀太后,内阁首辅张阁老病重,怕是不能理政,还请太后择选重臣入阁,才好辅左陛下处理国事。”

“垂帘听政”的事被元春“以退为进”,巧妙化解。

冯一博立刻又按照计划上前,还道:

“另外,陈阁老也还在大名府养病,还需尽快让人探视,不然朝堂群龙无首,陛下又年幼,国事经不得如此耽搁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百官一听涉及阁臣,立刻都竖起耳朵。

至于“垂帘听政”的事,自然暂时抛在了脑后。

元春一听,故作惊讶道:

“既然内阁首辅、次辅尽皆病倒,那就再择选老成持重之人辅左就是。”

张松越倒下了,新党却还在。

既然涉及新组内阁,新党之人自然不能坐视。

“张阁老病重,确实不能再上朝了,但陈阁老在大名府休养,不日就能回归,到时候请他老人家坐镇内阁。”

如果说,之前的内阁还主要是在背后辅左皇帝。

若非张松越是帝师,新党怕都到不了这个程度。

而现在,新皇年幼不能亲政。

新组的内阁,可就是大权在握了!

陈勤之虽然不是新党中人,但新党却也将他视作自己人。

除了他之外,也没人更适合,也没人能接任张松越的首辅之位。

以及,新党魁首!

这一次,元春却没胡搅蛮缠,而是从善如流的道:

“就依你们所言,暂定由陈阁老执掌内阁,至于次辅,不如就按例由礼部尚书接任吧。”

虽然看似理所应当,却也还是夹带了私货。

按例,李守中正该补入内阁,

可甫一入阁就接任次辅的位置,显然是元春故意为之。

不仅如此,元春还顺势道:

“本宫还听闻夏阁老年老体弱,不如先去金陵就任,离家近些也免得在都中无人照料,原南京兵部尚书调任都中,现任兵部尚书入阁辅政。”

说到这,她面上带着微笑看向百官,口中却不容置疑的道:

“四位辅政的阁臣这样安排,诸位应该没有异议吧?”

元春此时脑海中浮现的,正是冯一博此前交代的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