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押解赈灾款(1 / 2)

斋饭过后,天色已然不早,嘉宾和香客渐渐散去。

圣水寺后院的库房里,静云大师和昌龙法师正在巡视,几个僧人分头清点收到的银钱。

魏大勇、真远自然是随侍师父左右。

经过细致清点,三天的法会,还有前两天的两场讲经会,一共募集到超过12万元大洋。

这些善款中的三分之一,会留在圣水寺,用于滞留在郑县和新密一带的灾民身上。

剩余的大部分款项,都会用来救济在登封落脚的灾民。

为何灾民会大量流落登封?

事情还得从空明寺方面,得到花园口决堤的消息之后说起。

在魏大勇离开松山前去姚家镇寻亲的同时,空明寺的清玄住持立即将四院长老以及管事的知事僧,一齐召集到方丈室。

经过一番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黄河决堤,将会有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倘若不能及时予以救济,饿殍遍野在所难免。

只是值此外敌入侵,国家残破之际,指望当局做好这件事情,恐怕是痴人说梦。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故而清玄住持决定,在山下开设几处大型粥棚,向灾民免费施粥。

这个善举,一时间活人无数。

空明寺有自己的庙产,平时雇佣佃户耕作,又有达官贵人和诸多香客供奉的香火钱和香油钱,就算遇到百年一遇的大灾年,也能勉强度日。

按说这样的话,施粥对于空明寺来说压力不大。

谁知短短几天时间,一则因为郑县新密二地拒绝更多灾民入内,很多灾民只能继续往西流动抵达登封,二则因为空明寺舍粥的消息蔓延开来,附近饥民闻风而动,纷纷朝松山脚下聚拢,人数越来越多。

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最终聚集登封的灾民,远超出当地所能负荷的最大值。

这样一来,庙里自身贮存的粮食,便日益捉襟见肘,不得不限量供应,很多灾民都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每天都有大量的饿殍,被送进化人院的焚尸炉里。

清玄大师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他一方面传令下去,即日起庙里一日两餐,只供应稀粥,另一方面派出寺内高僧,前往周边各地召开法会,募集善款,用于购买粮食。

这就是静云大师出现在圣水寺的原因。

能够筹集到这么一大笔资金,静云大师觉得自己幸不辱命。

昌龙法师命人将银元十枚一摞,一律用牛皮纸封好,放进大木箱里,每箱2万元,一共装了4箱,总计8万元。

这8万元并不会运往登封,而是准备次日运去郑县,存入中央银行郑县支行专门开设的救灾账号--

这些钱将全部用于购买粮食,维持粥棚的运营。

同时,空明寺从省内外各地募集的善款,都将统一存入郑县支行的这个账号。

原因在于,登封毕竟是小地方,城里的粮店规模不大,不足以向多个粥棚供应大量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