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整顿朝堂!(2 / 2)

“太傅袁槐何在?”</P>

天子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P>

袁淮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随即直接跪在地上:</P>

“陛下,老臣扶陛下上位是真,委身董卓党下是假,臣心里只有大汉,还请陛下明鉴,明鉴啊。”</P>

刘偕冷哼一声:</P>

“你心里只有大汉朕看不见,朕只知道你的侄子袁绍袁术此刻在虎牢关下,接了朕的诏令,非但不退兵,还要一意孤行觊觎洛阳。”</P>

“单论此罪,你袁家当诛九族。”</P>

“拖下去,斩了。”</P>

一切自辩,在天子面前是那么苍白无力。</P>

曹操也终于意识到,天子对于不忠之人,是有多狠。</P>

不等袁槐多说一句,刚折返进来的虎贲兵员就将其给押解下殿。</P>

“周毖、伍琼、郑泰……”</P>

这些人都是没来得及跟吕布大军逃走的董卓党羽。</P>

“杀!”</P>

杀完这些董卓遗毒,刘偕长舒一口气,接下来,就要把一些可靠的人用一用了。</P>

记忆中,真正忠心于汉献帝的臣子,屈指可数。</P>

一为现任执金吾的士孙瑞,在汉献帝受制董卓于西都的时候,就帮助王允谋刺董卓。</P>

更在后来李郭之乱东归途中,忠心耿耿一路不弃。</P>

为人还不贪功图名。</P>

侍中伏完,伏寿的父亲,为人沉着大度。</P>

始终心向汉献帝,于情于理,都是可用之人。</P>

司空杨彪,东汉名臣,为人十分正直。</P>

不屈国贼董卓,李郭之乱更是直言不讳,东归护主功劳莫大。</P>

文官中,这三个人要重用。</P>

思绪间,刘偕就看到了群臣中间,有一人还在止不住的打颤。</P>

蔡邕!</P>

汉末第一才子。</P>

能用,就是这个人成分比较复杂。</P>

刘偕眉头微微蹙起。</P>

蔡邕才情闻名天下,文学书法音律样样精通,董卓进京后被强召入仕,随即得董卓赏识。</P>

于是在三日之内,蔡邕从祭酒连升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又封高阳乡侯。</P>

可谓风光无限。</P>

可复杂就复杂在这蔡邕连升三天的官,还让董卓封了侯,这份知遇之恩,让蔡邕对董卓有了感恩之情。</P>

以至于,历史上董卓身死长安,出了一段“蔡邕哭董卓”的故事。</P>

这人得用,但也得敲打,刘偕拿定主意,便道:</P>

“朕杀的这些人,卿等引以为戒。”</P>

“此次,助朕平定国贼之乱,抵御抗诏不奉的关东诸侯,挽救洛阳百万黎民,骁骑校尉曹孟德居首功!”</P>

“故,拜骁骑校尉曹孟德为大将军,出任军机阁首辅之位,总领一切军机大事,节制天下各镇兵马。”</P>

曹操撩起红袍,跪地一拜:</P>

“臣,曹操,谢天子恩典!”</P>

群臣此刻却是面面相觑了起来,封曹操为大将军,倒是在意料之中。</P>

可这军机阁首辅,又是什么爵位?</P>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人,有从龙之功,均擢升为师长,入军机阁指挥司!”</P>

这下群臣又是愣住了。</P>

这师长又是什么官职?</P>

这军机阁指挥司又是干什么的?</P>

除驻守虎牢关的夏侯惇外,曹洪五人赶忙上前谢恩。</P>

封完武将,就该封文官了。</P>

刘偕心里算计了半天,这才开口:</P>

“废三公,除九卿!即日起,设政事阁,代理三公九卿一切职务!”</P>

“政事阁与军机阁对等,下设国务府,国务府下再设六部,分为户部、吏部、刑部、礼部、工部、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