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民心与军心!(1 / 2)

洛阳城,蔡邕每印制一批汉报,当即就命手下前往闹市张贴。</P>

东市,一家酒舍门前,一张特别版汉报刚刚张贴出来。</P>

一群白丁指着报上的内容,向一旁几个太学的博士问道:</P>

“今日这汉报上写得是什么?怎么看着字不多?”</P>

几个太学博士在看完汉报上的内容后,双目发愣,久久才缓过来。</P>

“今日这汉报上印的,是一份战报。”</P>

百姓们不解。</P>

“战报?”</P>

一个太学博士点点头,与众人分享起汉报上的内容。</P>

“朝廷正在虎牢关和关东诸侯鏖战,夏侯惇将军率军死战。”</P>

“身负十余处伤,仍和将士们坚守关头,击退敌人数次进攻……”</P>

说着,那博士哽咽一顿。</P>

百姓们焦急地询问起来:</P>

“这位仁兄,继续往下说啊。”</P>

另外一个识字的人接上了话。</P>

“将士们为了抵挡敌人攻上关墙,要么拉着爬上关头的敌人一跃而下,玉石俱焚。”</P>

“亦或者直接抱着敌人的云梯,在关墙上一跃而下,凛然就义。”</P>

“到这份战报送到京城前,朝廷已战死二百余人伤五百,敌人亡者不下一千。”</P>

那人说着,场上顿时陷入了寂静。</P>

过路的人纷纷驻足恭听,做买卖的商贩也撂下手上的生意跑过来细听。</P>

听完这汉报上的内容,百姓们无不红了眼。</P>

这些日子,他们也没少和这群兵娃子打交道。</P>

这支汉军,和他们之前见过的所有军队都不一样。</P>

想当初,大将军何进手下的驻军,时常也有扰民之举。</P>

董卓手下的西凉兵,更是霸道,在城内的时候,为非作歹无恶不作。</P>

但,如今这汉军,纪律严明,与民亲善。</P>

自进城之日起,从未发生过一起兵士劫掠百姓,调戏妇女,亦或者买东西不给钱……</P>

相反,部队日日在街上巡逻。</P>

街霸贼人销声匿迹,百姓遇到什么困难,这些兵卒还会主动上前帮忙。</P>

说这是军规要求,帮百姓做好事就能记成功劳。</P>

闻所未闻,古来未有!</P>

一个老翁挥了挥手:</P>

“前几日大雪压房,屋倒房塌,老朽我伶仃一人无依无靠,还是这群兵士帮我修的屋子。”</P>

“诸位,如今的朝廷官军,那是真的向着咱百姓哩!”</P>

“如今数九寒天,将士们在虎牢关死战,何人愿与我去给将士们送吃穿?”</P>

一呼百应。</P>

洛阳街头,有人自发组织百姓们捐粮捐衣。</P>

这消息传到坐镇军机阁的刘偕耳中,刘偕心头瞬间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P>

刘偕看向曹仁:</P>

“曹仁将军,速速派人去游说百姓,他们的好意朕领了,朕也替百姓们谢过洛阳父老。”</P>

“只是如今战事吃紧,百姓贸然前往虎牢关,恐引起误伤。”</P>

“待夏侯将军凯旋,朕会亲自犒赏血战过的将士们。”</P>

就如此,在曹仁和好几位朝廷官员的劝说下。</P>

百姓们这才作罢。</P>

而另一边的虎牢关,激战才刚刚开始。</P>

王匡回到联军大帐后,怎么想也想不明白。</P>

一万五千人,与敌人正面拼杀,竟没打得过对面一万人。</P>

袁绍安慰了王匡几句,随后下令道。</P>

“今日公节兄虽未攻下虎牢关,损失惨重,但贼兵那边同样折损不少兵卒。”</P>

“今夜派人盯紧虎牢关关门,严防贼兵夜袭。”</P>

王匡还是咽不下这口气。</P>

“那曹贼今日尝到甜头,今夜势必会派人出关偷袭。”</P>

“白天战败,只因我疏忽于排兵布阵,才被那曹贼织了大口袋。”</P>

“今夜我守株待兔,必一雪前耻!”</P>

袁绍看了看王匡。</P>

心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