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再立后,太子民选!(2 / 2)

“所以朕决定,与其让朕的所有女人都不高兴。”</P>

“倒不如都给他们一个名分,让他们都高兴!”</P>

“至于皇后,自朕这起,就不立了!”</P>

刘偕这么做的目的,除了想让自己的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名分。</P>

其次还有最重要的考量。</P>

同时也是关乎汉室衰微的重要原因。</P>

这便是外戚干政!</P>

假如自己今日立董素为后,那么今后董家必成气候。</P>

外戚干政的悲剧必然会再次上演。</P>

而董承对于刘偕的意思却不是很理解。</P>

“可陛下,这要是没了皇后,将来岂不是不好立太子?”</P>

刘偕冷笑一声:</P>

“打朕这起,太子不立长不立贤,民选!”</P>

董素更是不明白了。</P>

“陛下,这是何意?”</P>

刘偕长叹一声:</P>

“而今汉报普及下去,完全能让百姓了解皇子言行。”</P>

“今后无论朕有多少皇子,都有继承太子之位的可能!”</P>

“朕有十个儿子,那就让十个儿子去十个地方做政绩。”</P>

“政绩由督查司考核,太史公随时记录各皇子言行。”</P>

“而后用汉报公之于众。”</P>

“百姓票选!”</P>

这一下,董承是听明白了。</P>

“如此,虽然颠覆了旧制,倒是要比嫡长子继承好许多。”</P>

“至少可以避免选出来的太子乃昏聩之人。”</P>

说着,刘偕的目光阴冷下来:</P>

“朕这次大婚,像嫣儿,亦或者邹氏邹灵!”</P>

“很容易招致是非议论,所以你朕这里给几个贵人都写了些简介。”</P>

“让百姓好好了解几位贵人。”</P>

“礼部在筹办大婚的时候,顺带将这各位贵人的简介都刊印到汉报上去。”</P>

“朕知道,朕乃天子,家事就是国事,绝不能让朕在作风问题上,被百姓议论!”</P>

董承咽了咽喉咙。</P>

笑着点点头,而后退了下去。</P>

而董承办事的速度也非常快。</P>

第二日汉报上就登出了对于天子这次大婚,关于废除皇后,杜绝外戚干政。</P>

以及废除立嫡长子,改太子民选制的消息。</P>

而百姓在看到标题的时候,无一不是费解的。</P>

但是看到汉报中的解释,百姓也都纷纷称是。</P>

“陛下废除皇后,杜绝外戚干政,此乃明智之举,当年何皇后得权,大将军何进何等位高权重。”</P>

“在洛阳城中横行霸道,国不国,君不君。”</P>

“没了外戚,好事啊!”</P>

“可不是,这太子民选更是表明,天子把百姓放在心中。”</P>

“百姓选出来的皇子,必然是贤德聪慧的皇子。”</P>

“将来也会是一个贤德之君,让百姓有了选自己天子的权利。”</P>

“当今天子真乃圣人乎!”</P>

董承本以为这份汉报发出来,会被百姓议论指点。</P>

可在得知百姓的反应之后,董承这才松了一口气。</P>

接下来一期的汉报,则是刊登了对于伏寿等七个贵人的简介。</P>

百姓们在汉报上看到各个贵人的简介。</P>

无不泪流满面。</P>

“陛下选的这些贵人,都是贤淑的女子,苦命的女子啊。”</P>

“可不是,除了朝中大臣之女,还有民间之女,陛下亲民啊。”</P>

“这嫣儿姑娘可是命苦,父亲为了洛阳百姓,战死洛阳城头,配得上陛下!”</P>

“还有这邹氏,为了帮助陛下收复宛城,不惜冒着生死之危,帮助天子识破那贾诩计策……”</P>

通过汉报,刘偕之前顾虑的问题,全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