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再现官渡之战!(2 / 2)

车辆启动之后。</P>

五百虎贲锐士精骑前后左右拱卫开道。</P>

车上,刘偕打开了舆图:</P>

“诸位以为,这一仗,应当如何打?”</P>

几个谋士凑在一块,开始讨论了起来。</P>

而贾诩作为后来之人,一直没有说话。</P>

“陛下,我以为,我军应当在袁绍大军南下之前,主动北上。”</P>

“一旦袁绍军南下,五十万众的大军要是分散开,我军疲于奔命,也不能短时间内歼灭。”</P>

“一旦放纵一军挺进到徐州兖州的腹地,那损失就不是我们所能承担的。”</P>

荀彧先说。</P>

荀攸摇摇头:</P>

“北上是绝不可能的,五十万袁绍大军严阵以待在黄河北岸。”</P>

“工事齐备,人马充足,我军要是过岸,反倒是辎重补给会出问题。”</P>

“我以为大军应当死守阵地,在黄河南岸死守不退。”</P>

程昱看着地图半天。</P>

“死守不妥,五十万大军猛攻,防线一旦溃散。”</P>

“无论我军再如何阻止,士气只会越来越低,如此一来的结果。”</P>

“我军只会节节败退,士气低迷。”</P>

“我以为,应当暂且退兵,拒城而守。”</P>

刘偕看向贾诩:</P>

“文和,你以为呢?”</P>

贾诩深吸一口气:</P>

“不北上,也不死守,拒守城池更不妥。”</P>

“兵力分散各城,容易被逐个击破。”</P>

“我以为,我军应该后撤,放袁绍大军过河。”</P>

“然后在袁军南下的路上,埋伏散兵游勇,不断袭扰。”</P>

“放慢敌人南下的脚步。”</P>

“另一边,我军织一个大口袋,与袁绍军进行大会战。”</P>

说罢,车上一阵安静。</P>

贾诩补充道:</P>

“溃灭河北力量,不死一批人,是不可能的。”</P>

刘偕没有说话。</P>

只是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地方。</P>

第一笔,刘偕朱笔圈在了官渡。</P>

又在乌巢上圈了一笔。</P>

贾诩荀彧还有荀攸,以及程昱四人你看我我看你。</P>

随后又看向地图。</P>

“陛下的意思是?”</P>

“官渡决战,奇袭乌巢?”</P>

荀彧是聪明人,几眼就看出了问题。</P>

刘偕深吸一口气:</P>

“文和说得不错,这一战,必须要进行大决战。”</P>

“但谁要是愣头愣脑就一股兵力压上去,赌输赢,那就是傻。”</P>

“朕要偷,偷他袁绍的后方。”</P>

“袁绍南下,最可能陈兵的地方,就是官渡。”</P>

“白马渡下来,过延津,再过乌巢,一路下来就是官渡。”</P>

“而最好的辎重转运地,就是乌巢。”</P>

“许攸的信中也印证了,袁绍早就盘算着在乌巢转运物资。”</P>

“两军对垒在官渡,朕一面假意与袁绍和谈割地。”</P>

“朕再出一支奇兵,偷了乌巢。”</P>

“辎重一断,袁军大乱,我军再扎个口袋,一举挫灭袁绍那百万大军。”</P>

“岂不痛快?”</P>

贾诩问出了疑问:</P>

“乌巢在敌后,如何捣毁?”</P>

“要想派兵到敌后,难度太大。”</P>

“就是啊,陛下,乌巢作为重要的转运点,必然是有兵马严加看管的啊。”</P>

刘偕冷笑一声:</P>

“朕还有赵子龙将军!”</P>

刘偕此言一出,贾诩荀彧等人身躯陡然一震。</P>

“陛下,赵云将军的虎豹骑究竟在什么地方?”</P>

“难不成真的在南匈奴的单于庭?”</P>

刘偕咳嗽一声:</P>

“一直在河内。”</P>

“东南渡河之后,就是乌巢。”</P>

“虎豹骑奇袭乌巢,易如反掌。”</P>

此话一出,贾诩瞳孔大震:</P>

“陛下难不成早早在洛阳大婚时,就已经预料到了今日之局势?”</P>

刘偕内心苦笑。</P>

自己只不过是想要重现官渡之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