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匈奴都护府特首袁绍!(2 / 2)

袁绍便被带了上来。</P>

“陛下!”</P>

袁绍这三四个月跟着刘偕北征乌桓。</P>

随着他逐渐增加对于刘偕的认知。</P>

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P>

现在对于刘偕,他心里只有服帖。</P>

“袁本初,你恨匈奴吗?”</P>

袁绍闻言,赶忙点点头:</P>

“恨!恨得咬牙切齿。”</P>

“这次若非是北匈奴,乌桓王的头颅,此刻定悬挂在幽州城的城头上。”</P>

“而且这些年,并州虽然在我治下,可一到秋里,那北匈奴便打马南下。”</P>

“犯我边民,烧杀抢掠……”</P>

“怎能不恨。”</P>

刘偕点点头:</P>

“朕这个人,也不是记过的人,你在邺城能放下面子,写乞降书,让邺城免于战火。”</P>

“让幽州并州青州免于战火。”</P>

“功过相抵了!”</P>

刘偕此话一出,袁绍喜极而泣。</P>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自己府上,等待着刘偕对于他命运的宣判。</P>

“谢陛下,我袁绍得陛下赦免。”</P>

“就是为陛下赴汤蹈火,也是在所不辞。”</P>

刘偕点点头:</P>

“朕给你点了几个官员和将领。”</P>

“三日后,你就动身前往南匈奴的单于庭。”</P>

“担任匈奴都护府特遣使者一职。”</P>

“都护府自设立起,一直空虚。”</P>

“而且南匈奴还有朕派遣去驻扎着的一万汉军。”</P>

“连同匈奴大军,今后都归你调遣。”</P>

“当然,匈奴单于庭的事情,你不得干涉,单于和你,是平起平坐的关系。”</P>

“懂朕的意思?”</P>

袁绍点点头:</P>

“明白!”</P>

刘偕继续道:</P>

“扶持南匈奴,就是让匈奴自己人打自己人。”</P>

刘偕的声音放低。</P>

“北匈奴永远是个祸患。”</P>

“但匈奴不是抹杀不掉,也不是强悍到无法战胜。”</P>

“他们太能跑了。”</P>

“匈奴每次战败都能远遁离去,保留苗裔,壮大之后,再次南下。”</P>

“所以我大汉要想绝除此患,一来,要同化南匈奴,同时借助南匈奴,灭掉北匈奴。”</P>

袁绍有些不解:</P>

“陛下凭什么以为,南匈奴会对都护府,会对朝廷死心塌地?”</P>

刘偕呵呵一笑:</P>

“匈奴之地,苦寒之地,南匈奴现在于落难无异。”</P>

“朕现在让他们吃好喝好,用着朝廷的东西,学着汉话,到后来再写着汉字。”</P>

“他们的男子到我汉军磨砺,与我汉家兵卒称兄道弟。”</P>

“他们的子嗣,到洛阳汉学阁进修,满口忠君爱国。”</P>

“三十年之后,朕就是放开让他们反。”</P>

“过惯了舒坦日子,他们是想和北边的同族游弋荒野,还是会继续臣服朝廷?”</P>

说着,刘偕的目光变得阴冷:</P>

“三载之内,让南匈奴变得和北匈奴旗鼓相当。”</P>

“南匈奴一旦壮大,北匈奴各部落总会有人动心南下投奔。”</P>

袁绍不由得头皮发麻。</P>

因为他发现。</P>

刘偕的这一招。</P>

简直要比灭其苗裔种族还要绝。</P>

……</P>

处理完冀州的事情。</P>

刘偕便带着大军班师回朝。</P>

洛阳城外三里。</P>

刘偕就看见洛阳百姓夹道欢迎。</P>

盛况一度超过之前自己大婚的时候。</P>

刘偕看得出来。</P>

洛阳的人口又变多了。</P>

自己这一去就是将近两年半。</P>

进入日新月异的洛阳。</P>

有些地方竟然看起来有些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