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张武对张钰十分热情,面对三叔这位小时候的救命恩人,张钰还是十分给面子的。</P>
张钧在一边有些局促不安,他面对张钰的时候,心里还是惧怕为主的。</P>
“这孩子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就已经改邪归正了,平时积德行善,周边的居民们对张钧他的评价好很多。”张武介绍。</P>
张钰并没有从三叔话里听出谎言的意思,多半是真的。</P>
于是衷心的道:“老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不说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虚无缥缈的话,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你且记住,你做好事,不见得就会有好报,做坏事,不见得就会得到报应。</P>
但是你要知道,做好事,会有很多人拥护你,拥护你的人越多,你被伤害的可能性就越低。</P>
世上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善待周围的人,做好事,等他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些被他善待的人,被他帮助过的人,虽然大部分还是会选择无视,但总是会有一两个重情义之人伸出援手的。</P>
如此就避开了祸端,因此这就是被世人所称的‘善有善报’。</P>
做坏事,就会逐渐积攒世人对你的不满,你慢慢的,结的仇家就会越来越多,而仇家多,想伤害你的人就多,你被伤害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就越来越高。</P>
世上同样有不少人,本来一生没什么危险,硬是被自己‘作’得举目皆敌,人缘极差,等他要遇到危险的时候,本来能提前预知到危险的线索,都会被那些与之有仇的给抹除掉。</P>
如此一来必然遭遇祸端,而且等遭遇祸端的时候,周围的人必然落井下石,这就是世人说的‘恶有恶报’。”</P>
“哥哥教导的是,弟弟以后一定善待他人,广施善行。”张钧连忙对张钰大拜。</P>
“你这孩子。”张钰将其扶起来:“一家人不必行这么大的礼。”</P>
墨雪这时开口:“弟弟还需要记住两件事哦。”</P>
“大嫂请说,弟弟洗耳恭听。”张钧认真的倾听。</P>
墨雪伸出一根手指:“第一,行善积德,务必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否则你毫无底线的帮助他人,最后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掉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P>
你要知道,只有你始终有可持续性的财富的时候,才可以源源不断的帮助他人。若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帮助他人了,那么你这一生能帮助到的人,基本也就到头了。”</P>
说到这,又伸出一根手指:“第二,积德行善的时候,尽可能的也要对行善的对象调查好,随着你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你乐善好施的名头就会传出去。</P>
如此一来定会有一些厚颜无耻之徒,过来装出惨状,骗取你的钱财,若是将钱财布施给这种人,只会让他们变成更为彻头彻尾的蛀虫。”</P>
“弟弟记住了!”</P>
看着儿子被教导,张武并没有感觉不舒服,相反,看到儿子能和张钰夫妇说这么多话,张武甚至十分高兴。</P>
张钰又看向张武:“三叔,您说这千瀑县的县令是你的好友,不知县里叫什么名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啊?”</P>
“哈呀~这个呀,他叫叶方成,我们相遇的过程说来话长了。”张武抹着胡子,似乎陷入了追忆:“侄儿你是知道的,三叔我当初也是去的逑灵山武证馆练武的。</P>
当初我是想着成为仙人的,只不过实在是灵根太差,与求仙无缘,没办法,就在山脚下的武证馆练得武。</P>
在里面练武的时候,我遇到了叶方成,那时候的他挺暴躁的,因为他是有灵根的,只不过这灵根很尴尬,比很多人都强,但是距离真正可以修炼还差一点。</P>
当时大家都是新人,刚进入武证馆,需要抱团一些,然而这叶方成多少有些自视甚高,并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P>
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大家排除在外,他练武还不积极,总想着自己应该修炼,使得当时武艺也不太精。</P>
武证馆这种习武之所自然是以实力为尊,他这种状态怎么可能练得好呢?于是那些师兄们偶尔也会欺负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