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深情吟唱《屈原塔》(2 / 2)

苏轼悄无声息地把身子往一旁挪了一挪,对着柳如烟微微施礼:“苏某和弟弟都想试一试即将到来的制科考试,想要有更好的机会报效祖国。”

唉,我的东坡先生,你还真是本性难移,说话永远这样直抒胸臆呢。

我正在为苏轼的直接感慨,却又听得苏轼笑问着黄老爷:“黄兄可有一起应考的意思?”

黄老爷坦率地大笑起来:“子瞻啊子瞻,你我相识也不少时日了,你知道我素日所喜的就是唱唱小曲,喝喝小茶,再趁家中那位没空搭理时摸摸那些柔软的小手,你的那些雄心大志我可不敢有。”

大家都笑了起来,翠儿上来又添了一次茶,茶香浓郁,苏轼饮完竟啧啧赞起。

“对了,黄兄,你一直说你收了一个天赋极高的徒儿,今天也不让我见识一下你那名师出高徒的成就啊。”

黄老爷打了个饱嗝,还是拣起一块小小的绿豆糕扔进了自己的嘴里,待咀嚼完毕,才站起身来,将我轻轻拉过:“朝云,苏兄来汴京路上写下了一曲文坛震惊的佳作,你看能不能将它唱来。”

说完,黄老爷又转身翠儿,快去准备文房四宝。

苏轼倒也不推辞,铺开雪笺,挥毫著就:

楚人悲屈原,千岁意未歇。精魄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猿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给,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我呆在那里,我知道这是苏轼在忠州屈原塔前所做的诗,我呆在那里,不仅仅为这豪壮的诗文,更为苏轼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志向而敬佩而担忧。他,注定要成为一个“众人独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浊,唯我独清”的又一个屈原,只是,那一次次的迁谪之后,在他身边说着他满肚子不合时宜的女子会不会是我这个朝云。

心中有意,眼中已经有泪。待到黄老爷轻轻咳了一声,方才醒来。

“苏公子,这首诗,我就借用满江红的调子来吟了。还请不要见笑。”深深地施了一礼,我站到了榭台上,台下,那个抚须轻笑的黄老爷,那个凝神静望的苏公子,还有那有几分不服气,又有几分嘲讽的柳如烟都成了我的观众,我知道,此时的我真的已经成了宋朝那个要用歌声来将情感充分表达的女子,朝云。

一曲终了,良久,才听到黄老爷大喊道:好,好。好诗,好曲,好歌喉。

苏轼看着我,半响不说话,他的眼里温润一片。

柳如烟竟在那里慢慢地鼓掌,她终究还是懂得欣赏之人,也不枉费我的那张脸为她增添无数光彩。

“朝云姑娘,如烟姑娘,你们真是让子瞻大开眼界。京城果然不凡,我苏轼要学的真是太多了。”

没想到苏轼竟对着我们俩极认真地施礼,我惊在那里,柳如烟已经受宠若惊地站了起来,趁机将身子朝苏轼依去:“苏公子,是你的诗词写得太棒了。苏公子,你终将会成为这汴京城里的翘首,到那时,公子可不要忘记如烟……还有朝云啊。”

这柳如烟,这前半截还有理有情,这后半句,怎么就变了个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