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渑池之思(2 / 2)

李海倒也不问缘由,前面开路,一行人就趁着夜色还没来临进了寺庙。

柳如烟和小鱼是女子装扮,也不方便在寺庙里宿夜,我就让李海在寺庙附近找了一家农户,给了主人家一点银两,留下了李诚来照顾她们俩。

寺庙的老主持奉闲和尚已经去世,他的舍利塔就在庭院中间。

新任主持还很年轻,应该是奉闲的弟子。见我那么诚心地来祭拜他的师傅,眼中竟有感动的泪光闪过。

祭拜完毕,和主持聊天,才知道苏轼在三天前到过此地,还写下了一首诗赠于寺院,寺院当成宝贝一样藏在藏经阁里呢。

他吩咐小和尚去拿那诗,双手捧着递给我。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好诗,不魁为东坡所做。”

主持惊愕地看了我一眼,我连忙改口:“方丈觉得苏公子这首诗如何?”

谁料那年轻的主持却伸出手来,在胸前做了一揖:“苏公子的这首诗不是好的征兆啊,不过,他是一只大鸿,应该能飞到他要飞到的地方去的。”

古时的和尚水平的确是比我那个时代的那些能吃鱼吃肉能娶妻生子的“和尚”高明得多,只一句,就将苏轼的一生都给概括了。不知道苏轼赠诗时,这位有着哲学家眼光的主持有没有赠个片言只语给苏轼,让他能收敛一下自己的才气,不至于因才惹祸呢。

一夜竟无梦,不知道是不是佛门净地,一切妖魔鬼怪都要忌惮几分,反正这些日子里一直深深困扰我的恶梦那一晚神奇地消失了。

李海来敲我的门时,我才发觉腹中饥饿。

李海说,寺庙里的早点时间已过,我们只能出寺去和柳如烟汇合,顺便寻找一些早点吃了。

这样也好。

也不知道柳如烟这一晚睡得可安好。

添了点香油钱,告辞了大师,我和李海就去找柳如烟。

没想到柳如烟竟然已经起床了,正站在那户人家的院子里看女主人在为菜园子浇水,她的面色红润,精神也挺不错,昨晚应该睡得还好。

“小姐。“小鱼从屋子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饭盒。

“小姐,我正想去送早点你吃呢。这是王妈妈家的红薯煮得粥,可香了。”

那个叫王妈妈的妇人应该四十左右,长得倒还秀气,只是岁月给她浇筑了太多的痕迹,连朝着我的笑脸都有些呆板。

用过早点,让李海又拿出了点银两给主人家,那对夫妻千恩万谢,倒是让我觉得心头酸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