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神明百年!(1 / 2)

如果南越国主动归附,也省去了大明用兵,不用同康军士卒白白牺牲。

百姓们生活富裕,除了奔波生计,也有了许多空闲时间,所以,大明对外征战之事自然就成了每个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每个人都对大明有很大的信心,认为大明会大获全胜!

“大明有火器之利,当初大明能够赶走元人,建立属于同康会的大明,也多有依靠火器!”

“火器我是知道的,可是南方地区炎热潮湿,恐怕火器火焰恐受到影响!”

“……这的确是这个问题。”

如今的大明百姓已经不是曾经元人统治之时的愚昧之人了,他们这些人已经经过了君子楼亦或是女宫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分析事情的能力。

如此此时他们讨论的火器问题,若是放在以前,朝廷定然是要严格封锁关于火器的一切,岂能让普通百姓知道什么是火器。

而站在,在女宫和君子楼之中,已经大概传授关于火器的知识。

而在专门的工匠女宫或者君子楼中,则会更加详细的传授关于火器的知识。

当然;

“关于火器,如今能够在君子楼和女宫之中让普通百姓学习的,不过是曾经的火器,而现在大明所掌握的火器,已经非常先进了!”

石妙柔看着下方的官员,随即问道:“关于火器的研发如何了?”

“按照先生所说,已经开始研制并且有了些许成果,将火药事先装在纸壳中,然后装填到火器之中,通过碰撞击打的方式引发火器……”

下方的官员听到石妙柔的询问,然后开始详细介绍起来,不过,显然研发的进度并不是很快。

对于这一点,石妙柔也没有着急,她岂能不知道火器研发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故而叮嘱道:“火器的研发不要着急,慢慢来,在此过程中,要记得注意安全,毕竟时刻和火药打交道,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听到石妙柔的关心,下方的官员连忙点头。

关心着火器的研发进度,石妙柔再次看向关于其他方面的文书。

只见一文书上这着:

“最近几年北平城之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西域之人,而这些人有意无意欲要向大明君子楼和女宫之中探寻,似乎欲要盗取大明先进的知识……”

看到这里,石妙柔沉吟片刻,同时心中还在思索着。

大明先进的知识无非就是新发展起来的科技知识,而大明也非常重视,故而,如今的大明有了先进的火器、蒸汽机,甚至是蒸汽机延伸出来的火车,大大方便了大明百姓的生活,增强了大明的国家实力。

所以,石妙柔在最初就下了命令,在短时间内这种知识是不允许向外传的,就像是世界地图一般。

但是,显然也有不少他国之人觊觎大明变强的知识,故而有意无意地开始探寻。

但是石妙柔也知道,短时间的封锁是不可能,正所谓百密一疏,谁能知道他国之人会以什么方法获得相应的知识呢。

沉默片刻,石妙柔提笔在文书上写道:

“选择合适时机,给予他国之人大明已经淘汰的落后知识,亦或是……错误知识……”

从史书之中,石妙柔能够明确发现一点,华夏王朝之所以有很大时间内都能按着周边其他民族之人打,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依靠兵锋之利、甲胄之坚,追根究底,还是钢铁锻造技术上面。

所以,还是依靠的先进知识。

知识是有国界的!

石妙柔可不一样未来现状颠倒,他国之人依靠先进知识,而打进了大明的国土之中。

作为一国领导者,她是自私的,也必须是自私的。

公元1460年,神明74年。

大明建国已经四十多年,而曾经在大明建立之初出生的人,也都即将到了入土之时。

而在朝堂之上,也已经换了许多的官员,但是站在大明最顶端的人,却始终没有改变。

甚至于,大明的先生已经被下方的百姓神化了,被立了牌位,在家中供奉。

即使是朝廷三番五次告诉天下百姓,大明、同康会的先生也不过是普通人,之所以能够长生,不过是神鸟青睐罢了!

至于其他的,便没有特殊之处。

但是无论大明朝廷如何解释,也阻止不了百姓对石妙柔的崇拜。

毕竟正是石妙柔带领着同康会,推翻了元人的统治,然后建立了大明,并且如今的大明还是如此的强盛!

看到解释无用,石妙柔也不再过多干涉。

但是,她也时刻做着准备。

比如,培养后继之人。

在这几年之中,石妙柔培养着朝堂之中真正属于同康会之人,更多的时候,石妙柔是将政事交给对方处理,而自己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退出了政事的处理。

只是在大方向上给大明指引一下。

这件事也只不过是朝廷所知,百姓并不知道这些。至于朝廷之中的官员,也明确察觉到了这一点。

最初,他们以为是石妙柔大限将至,亦或是不再想要继续长生,而选出来的继承人。

毕竟在历史之中,被神鸟青睐的人都会有同样的选择,长久的长生带来的并不是满足,而是无尽的空虚。

所以,被神鸟青睐的人在最后往往会选择静静的老去、最后死去。

而朝廷之中的官员也是如此认为,但是几年过去,石妙柔依旧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他们就知道自己猜错了。

……

大明对南越国用兵已经持续了五年,而在交趾故地的用兵是非常顺利的,但是随着向南进军,出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当地的环境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是当地之人的治理。

毕竟是刚刚收复的土地,实行军管,故而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过,向南进军的脚步却也一直没停。

“朱瞻基将军,都城先生有令,让我们可以放缓进军脚步,以达到练兵的目的,当然,如果这个目的能够达成,快速进军也不是不可以。”

听到命令,面容英俊的年轻将军沉吟片刻,对于都城的命令之意他是明白的。

朝廷如今的目的除了夺取土地,便是练兵,但是都城之中的先生又担忧士卒性命,故而给了自己选择的机会。

亦或是专注练兵,夺取土地之时可以放缓,士卒性命为重,当然,若是练兵目的也可以达成,也兼顾了士卒的性命,快速进军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