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书成镇国,天封秀才(1 / 2)

全朝堂的目光全都聚焦在林草身上。</P>

有人忐忑,有人期待,有人害怕,不一而足。</P>

林草提笔,蘸墨,行云流水。</P>

最后一句:</P>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P>

林草一气呵成,写下:</P>

孔子说:“无法探索真理,就像人乘坐木排漂浮大海,我从何来将去往何处呢?”</P>

自此,抡语完成。</P>

嘭!</P>

这一刻。</P>

定国文钟发出震天巨响。</P>

九州百郡万县,所有文钟齐齐随之而鸣。</P>

一声,两声,三声......</P>

五声!</P>

文气狂涌如海啸,钟声震耳欲聋。</P>

夏国所有文人,百姓,齐齐看向京都这边。</P>

只见京都上空,五条九爪金龙腾空而起遨游九州,翻云覆雨。</P>

无尽文气凝聚成云,化成文气才雨,淅沥而下。</P>

夏国,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学子,此时仿佛是商定好一般,齐齐走出家中,在雨中欢呼雀跃。</P>

“我娃有福气,碰到了百年难遇的文雨。”</P>

一农妇摸着自己的大肚子,欢喜道:“我娃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大文人。”</P>

“上天垂怜,上天垂怜呐,半身入土却有幸淋浴文雨,明年定然能考上童生,增寿二十载!”</P>

一皓首书生喜极而泣,科举有望。</P>

“万万没想到,老夫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P>

一进士淋浴文雨偶有所悟,学识融会贯通,圣考更多了几分把握。</P>

这类事情,发生在夏国各地。</P>

有垂死之人淋浴文雨增寿续命,百病之人病气全消迎来新生,两角小儿智慧大开,读文作诗。文人学子文气增加,更进一步。</P>

文雨落,夏国百姓尽皆喜笑颜开。</P>

相比夏国,魏国和吴国的文人就难受了。</P>

“镇国之书啊!”</P>

吴国半圣凌空而起,看向夏国,表情复杂:“诸圣之后,第一部镇国之书,夏国出了一位大才啊!”</P>

“是啊,夏国势起,国师这可如何是好啊!”</P>

吴国皇帝,眼里愁云密布。</P>

魏国中的儒派诸圣世家,半圣齐出,默然不语。</P>

圣院这代夫子,久久伫立虚空。</P>

两千年以来。</P>

第一部镇国之书出世。</P>

造成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P>

镜头回转到抡语刚完成时。</P>

奉天殿中,一直看戏的夏皇霍然起身,不敢置信的看着那悬浮在空中散发着无尽文气的《抡语》。</P>

五尺文气,举国文钟响五声!镇国之书!</P>

两千年来,人族首部镇国之书!</P>

这是可以镇压国运的宝物啊!</P>

天佑大夏!</P>

夏皇脸色潮红,颤抖的手伸了过去。</P>

却被一只手抢了先,却是林草。</P>

“陛下,这是额滴。”</P>

林草看着夏皇,眼中满是警惕。</P>

夏皇讪讪一笑,收回了手,“爱卿切莫误会,朕是看它累了,想让它歇一歇。”</P>

我信你个鬼?</P>

林草瞥了夏皇一眼。</P>

书悬浮,是因为自身的文气托起的好吗?</P>

累个鬼喔。</P>

林草将《论语》塞入怀中,看向其他人。</P>

就见到百官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如同呆鹅仿佛木偶。</P>

眼神空洞,神情崩溃。</P>

镇国级啊!</P>

别说是镇国之书,他们很多人连鸣州之文都没写出过。可是现在,曲解的论语而成的抡语,却能成镇国级别。</P>

这还有没有天理?</P>

百官心态炸裂。</P>

特别是儒派文臣,想死的心都有了。</P>

抡语成镇国,说明了是得到了天地的认可。</P>

而这,也侧面说明了,林草说的是对的。</P>

那么问题来了。</P>

林草是对的,不就说明他们是错的?</P>

儒家诸圣以及圣院,传播出来的论语是错的?</P>

讲的不是仁德礼信义,而是武杀攻灭?</P>

“圣人呐,到底哪个才是对啊!”</P>

一儒派文臣跪倒在地,嚎啕大哭。</P>

一辈子坚信的东西,突然间被摧毁,这让他无法接受。</P>

陷入了自我怀疑,否定,挣扎,纠结的死循环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