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道上的道(2 / 2)

此言一出,当然是嘉许叶友孝回答正确了。随后又抛出一个问题:</P>

“友孝已见过李都头,你如何看来?”</P>

叶友孝听师父问他,当即一脸羡慕答道:</P>

“李都头不愧是豪杰之士,而且满怀忠义,又武艺高强,真良将也。”</P>

玄水利微微冷笑:“武艺高强。呵呵,武艺高强,就是良将?”</P>

叶友孝辩解:“师父,李都头还满怀忠义。”</P>

玄水利摇摇头:“适才你说,你要做个狂风暴雨冲刷这污浊世道。那你可要记住,为将之道,首推个智谋的智字。若无智谋,如何冲刷污浊?”</P>

叶友孝一呆:“师父,不靠武力,靠智谋?”</P>

一边问,一边心里有些不爽。如果一员大将不能上阵砍人,只会躲在帐篷里扳指头算账,搞阴谋诡计,那可真是郁闷。不由接着说道:</P>

“师父,徒儿不懂,这智谋,听起来便不威风。何况两军交战,为将者当然要武艺高强,膂力过人。”</P>

不料玄水利忽然呵斥他:</P>

“糊涂!兵事,胜者方才威风!以智取胜,方为上将,方是名将!记住了吗?”</P>

很少被玄水利呵斥,忽然听见他发火,叶友孝立刻心生畏惧,忙说:</P>

“徒儿记住了。为将者,首重智谋,其次方是武艺高强……”</P>

只听玄水利哼了一声,又打断了他:</P>

“又胡说。师父几曾过‘其次是武艺’?”</P>

叶友孝不由一呆,有些难以置信:</P>

“师父说什么?武艺高强,连第二也排不到?”</P>

玄水利微微一笑,缓缓说道:</P>

“友孝你记住了:为将之道,其次,乃是赏罚有信,是个信字!如此则士卒乐命,方可称上将军。”</P>

他漫不经心看了一眼路上的风景,接着说道:</P>

“至于你说的武艺高强,只能排在良将要素的最末,也就是第四。”</P>

叶友孝再也忍不住诧异:</P>

“师父,您说武艺高强只是第四位?”</P>

玄水利点点头:</P>

“当然。排第三的,是个仁字,仁义道德的仁。”</P>

叶友孝忍不住笑了:</P>

“师父,行军打仗,自然血流漂杵,此时讲究仁义道德,未免虚伪。”</P>

玄水利这一次并没有生气:</P>

“又胡说。为师说的仁字,并非对敌人仁慈,而是爱抚自己的部属,笼络军心。古时名将,严冬时节甚至解衣为士卒暖足!有此一条,士卒作战时方才乐于为将军效命,舍生忘死勇猛杀敌。否则两军对阵,难道你一个大将把数万敌军全部杀光?将者,在于能够聚众帅众!友孝,你看这仁字,可不是比你看重的匹夫之勇,强得多了?”</P>

叶友孝想了一会儿,忽然说道:</P>

“师父所说,作为大将,主要就是要收买人心?”</P>

叶娘温说:“你又胡说,怎么叫收买人心?真难听。”</P>

玄水利微笑:“先不管他难听好听,不过能够号令全军,攻必克守必固,加上军令严明,爱兵如子,的确可说是良将。”</P>

叶友孝细细想了一阵,还是憋不住问师父:</P>

“师父,排在第一的智谋,徒儿好生困惑。”</P>

玄水利严肃了起来:“这就问到点子上了!庄子说过,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说,你要驾驭事物,而不是被事物控制。懂吗?”</P>

叶友孝重复了一遍:</P>

“物物而不物于物。”</P>

玄水利一脸期待地看着徒儿。</P>

叶友孝想了一阵,忽然说道:</P>

“就比如这马车,是我赶着马车走,不是马车赶着我走。”</P>

玄水利点点头:</P>

“后来兵家的孙子,把它说成另一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从广泛的物,具化到了具体的人!”</P>

叶友孝频频点头:“懂了,师父,就是说,是我调动敌人,而不是敌人调动我!”</P>

玄水利笑了起来:“好徒儿!孙子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说,作为良将,应该先胜而后战,谋定而后动。在战略上抢了先机,战争的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好比马车的缰绳在你的手里,不就可以随意操纵了吗?”</P>

叶友孝恍然大悟,忍不住摩拳擦掌:</P>

“师父讲的太妙了!徒儿真的想去实战一回啦。”</P>

玄水利微笑:“这就想出师啦?告诉你,谋信仁勇四个字,这个勇字,你还没有呢!就算是谋字,咱们回到观中,也要好生揣摩。唉,这世道,修道也做不了顺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