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方有难,八方嘲笑!(2 / 2)

“祁大人,陛下亲赐你衣锦还乡,恭喜啊。”</P>

“还是刘大人洒脱,才四十就告老还乡,把尚书的位置让给更年轻的官员。刘大人乃我大夏官员楷模啊。”</P>

“赵大人,待会儿下朝后,恕下官不远送了。下官下朝还得回工部,继续处理公务呢。”</P>

……</P>

一方有难,八方嘲笑!</P>

平日就跟这二十多人不对付的大臣,幸灾乐祸。</P>

拿辞官威胁陛下,却反被陛下将计就计收回官位。</P>

该!</P>

若是平时,景容帝听到大臣彼此之间落井下石,还会叱止。</P>

但今日,景容帝不仅不制止,反而颇有一番纵容的态度。</P>

一些墙头草官员,当即明白了景容帝的态度。</P>

也加入了落井下石之中。</P>

等“爱卿”们嘲讽差不多了,景容帝才轻咳了几声。</P>

热闹的金銮殿,瞬间安静下来。</P>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景容帝当场提拔了二十五位年轻官员,接任空缺的官位。</P>

这二十五人,是景容帝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P>

大夏需要新鲜的血液。</P>

百官也需要新的动力。</P>

“陛下,不可!”</P>

各派系大臣见阻止不了景容帝收回官位,正欲推荐自己人补上空缺。</P>

谁知景容帝不经商议,直接就任命了上位官员。</P>

把众人打得一个措手不及。</P>

“您任命的这些官员,资历尚浅,难以服众,实在不堪大任啊。”</P>

“陛下三思啊,如今一下空缺二十五个官职,若是全部任命年轻官员,恐引发百姓恐慌。不如让原来的大臣暂时任职,待有合适人选,再更换也不迟啊。”</P>

“陛下,任命官员涉及诸多考虑。臣虽老了,但臣不愿意让陛下为难,让百姓受苦,臣愿意继续任职,晚些告老还乡。”</P>

……</P>

见景容帝动真章,众人慌了。</P>

一个个拼命阻拦景容帝任命年轻官员。</P>

景容帝嗤笑一声。</P>

当金銮殿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吗?</P>

真以为他拿这些老东西没办法吗?</P>

“简直荒谬!要辞官的是你们,现在反悔的又是你们!你们把陛下置于何地?!把官位当成随意处理的买卖吗?!”</P>

“陛下才是天子,你们为人臣子,不替陛下排忧解难,反而处处紧逼。我泱泱大夏,真以为没你们,大夏就完了吗?”</P>

户部尚书冯思淼大声呵斥。</P>

早就看不惯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可却处处干缺德事的大臣,武将们也纷纷指责。</P>

“你们扪心自问,若是今日袁大将军在此,你们敢如此威逼陛下处置袁昭仪?”</P>

“袁将军在前线攻打北狄,为大夏扬国威争领土,你们倒好,欺负人家女儿,一把年纪了,能不能要点脸啊?”</P>

“之前袁昭仪怀龙凤双胎,说是吉兆的是你们。现在又因为一个误人子弟的柳颜,说袁昭仪是奸妃祸害的,也是你们!你们到底意欲何为?!”</P>

……</P>

听着这一声声指责,景容帝是神清气爽。</P>

还是有明事理的大臣的。</P>

南书房一事,本就是柳颜之错。</P>

可一些老家伙却被人利用,不,更准确的说是想为自己牟利,就动了不该有的心思。</P>

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想要反悔了。</P>

晚了!</P>

君无戏言!</P>

若是日后每个大臣意见跟他相悖,都要拿辞官来威胁他,岂不是乱套了?!</P>

为人臣子,首先要忠君。</P>

这些人连“忠”都做不到,他凭什么饶过他们?!</P>

哼!</P>

丢了官位,又被同僚嘲讽,跪地的二十五位官员面色比打雷下雨时的乌云还要黑。</P>

砰——</P>

一记铁锤,直接砸穿大门。</P>

桑枝领着袁家侍女和小厮,抄着家伙,一家家上门给女儿讨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