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此时的易小川到了何处,原剧情中,这家伙在咸阳也做了不少事情,还取代了蒙毅的身份,那北岩山人还会让易小川与高要去咸阳么?”
当然是会的,不说旁人如何,赵高在大秦这一方面,是无论如何都要有这个人物的,甚至常坤也希望高要去咸阳,这样一来的话,取得和氏璧的可能性,就又大了几分。
接下来的路程之中,常坤又变成了独自一人上路,这次为了配合化身刘邦的行动,常坤倒也没有在半路继续停留,一路穿过砀郡、河内郡、三川郡,来到了函谷关之地。
函谷关易守难攻,乃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秦朝能在百年前抵御六国联军,函谷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秦论》写道: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就足以说明函谷关的影响力。
而在此后,天下反秦之时,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刘邦入关了,但是是绕道进入的,项羽对此大为不满,这才有了鸿门宴,有了之后的楚汉之争。
当然常坤停留在这里,不是在为化身刘邦担心,而是函谷关这里,还出现了另外两位名人。
没错,正是道家的两位大人物,太上老君老子与文始真人尹喜。
当年函谷关总兵就是尹喜,他本是周朝大夫,后来做了关令将军,忽有一日见紫气浩荡八千里,得知是圣人将至的征兆,忙出去迎接,果然见到了骑青牛的老君,而后有了《道德经》此书。
常坤在后世还曾见到一则野史记载,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曾经有人梦见了老君之相,说在尹喜故宅有一道灵符,上有一古朴字体,众人解符,得知了四十八年皇位的预言,随即有了历史上着名的玄宗改元,以及把道教定位国窖,还宣布《道德经》为科考重要科目。
函谷关此时虽然没有百年前重要,但是也有重兵把守,每日通过的时间、人数,都会严格盘查,完完全全体现了秦军的严谨与纪律。
常坤一切如常,十分顺利地进了函谷关,而在这之后,就是函谷关镇,来往也算有不少商贾与行人,常坤在这里丝毫不显眼,甚至还真的打听到了尹喜的故居以及老君庙的所在。
这两个地方,在这函谷关镇也是大名鼎鼎,来往参拜之人不在少数,常坤先是去了尹喜故居,而后便又去了老君庙。
老君庙占地不大,除了主体的老君神像庙宇外,并没有其他的建筑,庙内也只有一个老道在主持日常事务,对来参拜之人,不收取银钱或者货物,任凭任何人随意进出。
老君像身披长褂,身材高大,丰须长髯,前额有皱纹数道,神态慈祥端庄,坐下是一个体型矫健的石牛,通身是青黑色看,头顶额心正中长有一根冲天牛角,乃是传闻中的神兽兕。
而在老君像的两侧,还有两个较小的塑像:一为跪拜师长状,此为文始真人尹喜;一为站立侍奉状,是当年为老君的书童兼杂役徐甲。
常坤刚刚参拜完毕,就见到一道人从外进来,摇摇说道:
“可是常坤常师伯来了,小道可是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