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心中不信,可是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华夏军能突然崛起,未尝不是因为天意。
张文秀眼见张献忠面色凝重,神思之间脸色变了又变,只敢静静等候。
良久,张献忠一拍大腿,道,“怕他个鸟,我老张就要去跟鞑子碰一碰,看看胡人长了几个卵子。”
张文秀连忙道,“儿愿在父帅马前,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张献忠望向张文秀,眼神之中一种奇怪的神色闪过,“文秀,你可听说过一句话。”
张文秀道,“不知父帅说的是哪一句?”
张献忠道,“古代的方士,推算天下大势,说我汉家每三百年会天下大乱,然后圣人降世,太平盛世就会重新到来。”
这种话张文秀还在陕西种地的时候就听说过,不过那时候他还是个农民,考虑的不过是地里的收成,朝廷的税赋,县里的县太爷对他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天下大乱、圣人降世这种事,跟张文秀唯一的关系,就是被朝廷粮赋逼的活不下去时,掐指算一算,自己距离元朝天下大乱,有没有三百年。
张文秀道,“如今朱明无道,天下大乱,父帅就是天降的圣人,我大西一定能重建太平盛世。”
闻言张献忠哈哈大笑,笑了一阵道,“文秀这话听一听就可以了。”
张文秀还想说些什么,张献忠摆了摆手止住他的话,“我心里很清楚,不然离开成都时,也不会那么做。”
想起张献忠离开成都时,亲手杀了三个妻妾和亲手儿子,张文秀不再说话。
张献忠叹了一口气道,“我老张这一辈子,当过小贩,做过边军,最后还能做皇帝,已经值了。”
张文秀道,“父帅?”
张献忠道,“我半生征战,你知道我发现了什么?”
见张文秀专注听自己的话,张献忠道,“少时我与老父在定边贩枣,给人低声下气,还要送孝敬钱,可是总被人羞辱。后来我做了边军,军中但凡有个职务在身,在我面前就跟天王老子一样神气,其余多是仗势欺人之辈,老子因受不了那军中鸟气,差点被人陷害丢了性命。”
张献忠接着道,“老子从那以后发誓,再不愿受人鸟气,后来我就自己拉了队伍,破凤阳把皇帝老儿的祖坟烧了,也没人能把老子怎么样,再后来老子称王称帝,杀的人越多,所有人对我就越恭顺。”
张献忠说罢,面色泛着红光,兴奋道,“文秀啊,我发现人就是如此,只有你手中握着钢刀,他们才会对你友善,仁义不值一提,杀人才能得到一切。”
张文秀道,“孩儿记下了。”
张献忠道,“我们这此北上,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怕是前途堪忧。”
张文秀慌忙道,“父帅切不可如此说?”
张献忠道,“老子打了半辈子仗,形势如何心里清楚的很,你听着,如果哪天老子战死了,你要替我传话给定国、可望、能奇他们,你们可以投降明军,也可以投降华夏军,但是绝对不要投降鞑子,谁敢做汉奸,老子在地府里也要再砍他一次。”
张文秀跪在地上磕头道,“父帅天命在身,星宿下凡,绝对不会战死。”
张献忠笑了一声,“我杀人,人杀我,不过如此而已,岂有不会战死的道理。”
见张文秀还跪在地上磕头,张献忠道,“我刚说的话你记住,下去歇息吧,明日我们一早到阆中,尽快安排兵事。”
张文秀道,“孩儿记住了,父帅早些休息,孩儿告退。”
第二日,张献忠一早起来,只见嘉陵江畔青山耸立,绿水如带,晨烟在山腰弥漫,好一片蜀山景色。
这几日来,接连赶路,如今阆中近在眼前,清兵还不见踪迹,张献忠一时心情大好,长啸一声跨着枣红战马,带着十数亲卫,朝着山中疾驰。
晨风吹过张献忠的胡须,数月来的憋屈此刻一下消失不见,十几匹战马转瞬奔驰进山,直飞奔到一处山垭才停住。
阳光刺破晨雾,落在山垭之上,整个山垭金光灿烂,张献忠整个人仿佛立在一片金光之中。
就在这时,忽然有声音响起,“那人就是八大王!”
“是张献忠!”
接着一句叽里呱啦的胡语响起!
“噌!”一声弓弦声响起。
久经战阵的张献忠立刻听出来,有敌袭!
不过已经来不及了,“嗖”的一声,一支狼牙利箭,带着破空之声钻进了张献忠的喉咙。
鲜血喷溅而出,张献忠身子一软,顿时跌下马来。
十几个亲卫惊呼一声,随即发现晨雾之中,仿佛从天而降一般,有一支胡人的兵马正朝自己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