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奶奶要的,真的很少,只是别人能尊重她,不把她当废物。
可惜,大概是她自小就被人忽略惯了,前世一直到死,都是忍让且讨好别人的个性,生了病也不说,平白的早早去了,丢下林霜霜一个人。
林霜霜三口两口吃完了,临出门前,忍不住温声和叶静贞说:
“姐,我走了。今天我不在家,那个叶铭……铭阳也不在,要是方玉兰来,你别给她进,也别告诉她我去哪儿了。”
叶静贞楞了楞,立刻弯起嘴角:“哎,我都听你的。那你路上可小心着些。”
“好,我知道了。”
叶家所在的山角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大湖的边上,离镇上有七八里路呢!
林霜霜挎着一小篮子蘑菇,紧着走,走得背后都是汗,到东山镇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东山镇倒是热闹。
这里每天有苏市里的人来采办湖鲜,又是整个半岛唯一的大镇子,所以镇上还蛮像样的,还已经对苏市通了公共汽车,可以看见好些人等在一个站牌的下面,翘首等待公共汽车的到来。
镇上不仅有学校、供销社、邮局、书店、菜市场、粮店,也有好些点心铺子和饭店,菜市场附近,还总是有一些农民卖或者换自家的农副产品,看着也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气氛。
林霜霜选了个包着条头巾的阿婆身边蹲下来,把盖住篮子的布拿开,就算是卖东西了。
阿婆看看她,用当地话搭讪:“哟,小娘鱼,这时节,你倒有蘑菇啊!哪个山头采到的?”
小娘鱼是当地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林霜霜前世就卖过菜,浅笑,淡定的说:“嗯,不是山里的,家里有棵烂树背阴些,树下就长了几个,没舍得吃。”
“是啊,谁舍得吃,我家也是好不容易攒了几个鸡蛋,也不舍得吃。”
两人这么寒暄起来,略微说几句,就算认识了。
这阿婆姓龚,家里就住镇附近,龚阿婆还指给林霜霜看她们家住哪儿,又问林霜霜:“你这蘑菇是卖还是换粮票肉票?”
林霜霜心里一动,她倒不知道,还可以换粮票肉票的。
“阿婆你呢?我其实还没想好哩。”
阿婆说:“我卖一点,也换一点肉票。我家小孙子想吃肉想得流口水。”
“怎么换呢?”
“看着给呗,一般的是这一篮子鸡蛋能换十斤粮票,或者五斤肉票,要是人家给我两块钱加两斤肉票也行。”
林霜霜看看自己的蘑菇,问:“那,您看我这蘑菇,能换几斤粮票或者肉票呢?”
龚阿婆很老道的说:“这季节,蘑菇可比我的鸡蛋贵多了呢!我瞅着,你这些,也能换十斤粮票或者五斤肉票!”
“这样啊……那我懂了,谢谢您老了。”
林霜霜很开心,就这么和向她问蘑菇价钱的人答话,没半个小时,就把蘑菇换了两块钱和两斤肉票。
龚阿婆的鸡蛋还没卖完,林霜霜向她打听:“阿婆,你知道镇上有个钉碗人住在哪儿吗?”
这才是她今天最重要的事呢!
阿婆想了想,说:“好像镇上是有个钉碗的,但住哪儿可不知道。”
林霜霜只好自己去找。
她在市场四周绕了两圈,也没见有什么钉碗的人,但事关贞奶奶的一生,她不甘心,也总觉得方玉兰那么积极的帮着出主意找人的,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方玉兰不是说那个人住在市场后面的人家吗?那她就在市场后面的人家一户一户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