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以寸草心报三春晖(1 / 2)

种田之宝珠记 陆栩栩 2018 字 10个月前

秦持重对于自己这个嫡女居然要经商,十分不满,可当着好友的面也不好如何,憋着一肚子气,晚上去榴园时免不得要跟常顺娘发作一番。

常顺娘也不跟他红脸,只嘤嘤地哭,一边哭还一边说:“想当初女儿在甘明镇吃不饱穿不暖,比那乞儿还不如,还被拐子拐了去。我这个当娘的没用,护不了她,让她小小年纪便担起一家子的吃喝。她这是穷怕了,不过就想赚点儿零花傍身,有多大的事,也不用出去抛头露面。再说了,咱们府里还不是在城里开着几个铺子,你做得,她却做不得?”

“这……”秦持重一时语塞,那气消了大半,他确实对女儿多有亏欠,但心里仍不大舒坦:“她是女儿家,这事若是传出去,对她名声可不大好,以后可怎么说亲。想要零花,也不用做什么生意,咱们给她涨月钱不就好了。”

“女儿家怎的做不得生意了,多少大户人家当家主母名下没有铺子田庄的,这难道不是生意,她们的名声又差到哪里去了。况且如今宝姐儿的月钱是贵姐儿、真姐儿的一倍,当初娘为了这事没少给我脸色,姨娘也是不省心的,说的话都夹枪带棒,总之就是觉得我身为主母太过偏袒自己的亲生女儿。可居然还说要继续给她涨月钱,不是在给我们娘俩招人恨么。”

秦持重这回彻底没了脾气,看着妻子那梨花带雨的模样更是心疼,将常顺娘搂在怀里小意哄着,至于秦宝珠经商一事,他到底是默许了。

论说看中进货这双宫绸来卖,秦宝珠却是偶然想到的。前些日子在松居,恰逢课余休憩,她不愿与秦真珠共处一室看她脸色,就拿了副棋子,约上秦贵珠与常喜儿,在松居的院子里挑了个清净的处,铺上席子坐在上头练习对弈。恰好戴夫子身边的小丫鬟正捧着件衣裳打旁边经过,不慎脚下打滑跌了一跤,手掌擦破皮挂了彩,还将手上好好儿的一件新衣给弄污了。

那手上的只是小擦伤,倒不碍事,可那件香色的绸衫儿就可惜了。其上虽无锦绣,但上头竹节一般的纹理也甚是特别,看着也有些面熟的料子。那小丫鬟却道并不打紧,这件衫儿还是前头街上的裁缝铺子低价卖给她的,就跟用细棉布做的衣裳差不多价,况且她拿回来也只会在院子里偶尔穿穿。

秦宝珠闻言十分诧异,这也是件绸缎衫儿,怎的小丫鬟不大喜欢的样子,而且居然还跟细棉布同价,实在不合常理。还是秦贵珠打趣她道:“也难怪真姐儿老背后里说长姐你土气了。这些个双宫绸本身便是次品,不少是用那下脚茧粗丝织造,有钱人家都不屑一顾的,街头那裁缝铺子也就弄一点卖给下人而已,图的就是个便宜。饶是如此,我看他们每回只进一点点这料子,也总卖不动。恐怕那个铺子的伙计也是费了好大唇舌才说动那小丫鬟买回来的。”秦贵珠早跟她混熟了,也不忌讳拿秦真珠那些话来揶揄她。

秦宝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双宫绸这般不受欢迎。只不过,这料子的名字由来经秦贵珠这么一提,秦宝珠倒想起一桩故事来。当年她坐船从阳州返回甘明镇,不止一次听那常年出海的水手提过这种料子,说是在海外诸国都很受欢迎。再者,她在船上也曾亲眼见过海外来的行商进了这料子回去销,视若珍宝。而这双宫绸在大璋朝身为廉价,且也不是什么难以织造之物。以上种种,使得她对双宫绸动了心思。

不过宋三和在赏风亭说的那番话动摇了她的信心,毕竟船上之事已过去五六年,当年的许多东西到如今也许已经面目全非。可她转念一想,这世上的潮流谁也说不准,可这个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传得慢,各种风尚毕竟没有她上一世那种信息社会般快速改变。宋三和是个精明的商人,可于布匹这一行,他只往海外销上等绸缎,未必能有水手及海外商人看得透彻。于是秦宝珠一咬牙,还是决定选这双宫缎来销往海外诸国,冒着风险搏一搏。

她手头上的银子不多,当初卖掉在甘明镇的田地以及盘掉馒头铺子统共分得三百两,来京后她也没什么花费,月钱与长辈那儿得的现银赏赐全都攒在一起,约有一百两。手头上这四百两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可用来进货却稍显少了些,为今之计,若想凑多些银子,只能借钱或是找人搭伙。

长辈那边她是不好去开口的,莫说她不想麻烦常顺娘,单单是秦持重与秦老夫人,就够她喝上好大一壶了。至于平辈这边,天天养在深闺,她也没什么朋友。秦真珠对她的厌恶是挂在脸上的,哪里会搭理她;秦贵珠倒是跟她要好,可她一个庶女恐怕也没什么积蓄;至于常喜儿那边,当初离开甘明镇时她也分得了三百两银子,若是开了口,她也不会拒绝。

念及此,秦宝珠便去西厢寻常喜儿,她想找她搭伙,让常喜儿也顺便赚点钱。可常喜儿出乎意料地竟没有同意,反而劝秦宝珠不要再这么折腾了。她手里难得有这么一大笔银子,很怕一来二去不但钱没赚到,最后还血本无归。

秦宝珠也不勉强,人各有志,常喜儿这些顾虑也是有道理的。既然搭伙不成,她便直接向常喜儿开口借钱,承诺给她利息。常喜儿答应得很快,利息却是坚决不要。秦宝珠拗她不过,只得暂时将银票手下,心里暗道这回无论是亏是赚定要加倍还她。

将银票送去宋府那边后,回来的人传话说宋三和让她尽管放心,此事定能帮她办好。怀着希望与忐忑,终于从常顺娘嘴里听说宋三和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领着大船出海了,是一本万利还是血本无归,只待来年春天,一切将尘埃落定。

不觉秋去冬来,转眼到了腊月,常顺娘早早便为秦宝珠的生辰张罗起来。这是她女儿第一次在秦家过的生辰,她自然十分看重。家里还有秦老夫人镇着,她不敢大摆筵席,可也没少花心思。荷院上房的床铺幔帐、家具摆设等等,将那看着旧的、款式过时了的全换了,又找人在院子里新种花草、堆叠小景,甚至唤了裁缝铺子的人来量体裁衣,给秦宝珠做了两套衣裳。生日宴没有大摆,但也要准备家中的小宴,事事亲力亲为。秦宝珠看常顺娘忙了几日,整个人都疲惫不堪,无奈劝道:“娘,这也不是什么整岁,我也还小,随便摆一桌酒席就行了。您如此铺张,我这几日去萱堂请安,看到祖母脸色都不大好。说不定她一个不高兴,将你斥责一番,这让您在府里不是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