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王守正可谓是传奇。
三岁时偶遇一人,乃一酒徒。酒徒听闻王家之酒,慕名而来。惊讶有此佳酿,遂就地饮之,复醉复醒。奈何钱财不多,几次下来便花光了所有的银两。又身无长物,不可兑换银两。随身只携带了一本诗仙文集,欲换了酒喝。村里无人识得一字半字,自然无人应允。
王守正见此人,只觉得有趣。如此爱酒之人,本就无多,但洒脱处可见本心。当下心生敬意,当晚便偷偷拿了好大一壶酒送给了酒徒,并且言明,若喝完了可以再取来。
酒徒欣喜,当下也不推辞,豪爽而饮。酒过三巡,酒徒看着王守正,小心抽出随身携带的诗仙文集,递给了他。那动作,珍而重之。
酒徒又呆了一些时日,只是这几日,已经住进了王家的院子。无他,王守正爱上了看书,却也不识得几个字,整个村里也就眼前人识字。所以王老爷子请酒徒教几子,也算是王家的私塾。酒徒也不贪图钱财,提出了只要酒水管够,他便用心教。
王守正几兄弟一起学习,酒徒也教会了几兄弟千字文。基本上蒙学已经学完了,酒徒也不作多留,便起身辞行。临行前,王老爷子为感谢酒徒对几子的教导,特意拿出祖辈珍藏下来的佳酿。酒徒欣然离去。
几兄弟,都识得千字文,但唯有王守正最爱读书。王守正少时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吵着闹着要王老爷子买更多书,但是王老爷子一个酿酒师傅如何来得那许多钱财?书本可是名门望族才能买得起,有收藏的。
时也幸也,外村人进村买酒。王老爷子听外村人说郡里有一官办学堂。针对受了蒙学的孩子可以教学,只是需要考试。
王守正,方才三岁有余,也不知道学堂是否会接纳?王老爷子和老夫人商量,老夫人本十分不舍。但最终答应,那就由老爷子带王守正去碰一碰运气,要是接纳了,那就让王守正去读书。要不答应那就回来。
王老爷子趁着送酒的机会,就带上王守正去碰碰运气。本来学馆是不收王守正的,连入学考试的机会都不给。王老爷子也没有办法,就打算带着王守正回村。
但是出了书院却碰上了一个熟人——酒徒。酒徒听闻了王老爷子的话,也是气愤。于是带着王守正复又进了书院。
书院教习与院长,见酒徒乃是一个酒鬼,更不愿多理会。当下便欲将三人赶出学馆。酒徒气急而笑,大笑古风不存。最终承诺以一人之力,文斗学馆。若比试输了就带人离开。若赢了,学馆将会对王守正大开方便之门。不仅让王守正在此学习,还要保障王守正在学馆内的一切生活保障。
学馆众教习,自是冷笑,一郡之地,一馆之力,难道学究还不如一酒徒?自是纷纷请命。
一场比试就此拉开帷幕,但酒徒却比所有人想的还要厉害。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从怪记到神鬼杂谈。从周易数理到推背演算。酒徒始终都能倒背如流,且明文解意。
最终在持续了数日之后,学馆众教习与院长,不得不认输了。对于酒徒,惊为神人,待为上宾。恭敬留请酒徒与王老爷子于学馆,准备对王守正进行考核。
既然对赌已经生效,学馆自然不会食言而肥。举一郡之力,打造了学馆,本就是为了选拔人才。今日得遇神人,亦乃学馆之造化。来日还要多多请酒徒来学院讲学,以充视听。
对于王守正的考核,也是为了知道学生具体实力。根据情况在为其安排先生,规划学业。而主持考核的人正是院长。所有学馆院习都参加了这次考核。还有特邀的酒徒以及王老爷子。这次考核,规模可谓空前。而考核对象是一个未满四岁,名王守正的乡下野孩子。
首先是识字,千字文中的字,被院长写出来,然后让王守正认,并解读其意。一连抽查了许多,王守正皆可识得。院长又故意抽出一些生僻一些的字,结果还是一样。院长以及众多院习皆是点头。这些都是蒙学的内容,小孩十岁之前全部掌握,皆算是过关。大家都认为王守正博闻强记,正是读书的好面子。
最后是考察王守正学习的其他内容。王守正报出只看过诗仙文集,众院习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有一个酒徒,要是这个小孩也学过太多书籍,那么他们这些院习可谓是丢脸到家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当王守正背诵完诗仙长诗《将进酒》后,众教习皆如同看见无暇美玉。一个不足四岁的孩子,能识得所有千字文,能背诵完本诗仙文集。这已经不仅仅是神童了。
众人复又看向酒徒。这酒徒看起似放荡不羁,却真乃神人。此子也必然是酒徒呕心沥血教导出来的。
酒徒知道,这个时候正是为王守正讨来更多学馆恩宠的时候。便缓缓开口:“我与此子,相识两月余,诗仙文集便是月余前所赠…”于是把相识的经历慢慢道出。接着又道:“那今日便在此对此子稍加考核”。
“王守正,读书,便要解意。你可否能懂诗中含意?”酒徒虽然也不知道王守正能否懂得。但是他却相信,王守正必然能懂。
“守正也不知对错,请夫子示下,学生请教。”不卑不亢,尽显读书人的气节。
“好,那便问你。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何解”
“学生认为,这是诗仙大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持有的乐观态度。他认为自己的才能终将得到发挥,因此应该高歌痛饮,即使散去千金,还会重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