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君浩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帝都,吴王派人找遍了帝都方圆百里之内也未能发现他的行踪。
帝都新乱之后,人心未稳,暗流汹涌。
吴王刚住进东宫太子府没几天就已经遭到了几股不明势力的暗杀。
吴王为了稳固在帝都的统治,他在东宫召集帝都的文武百官宣布拥立玄帝的二王子赢浩为新君。
二王子赢浩性情懦弱,面对强势的吴王和炙热的王位他无力拒绝。
赢浩登基之后称为赢帝。
吴王一手操纵了新君的登基大典,并对文武百官重新加以任命。
许多忠于吴王的人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而不屑于向吴王臣服的官员则纷纷被贬职。
就连玄帝时期的百官之首太宰姜熵也被免去官职赋闲在家。
皇宫之内,极弱皇子以身体抱恙为由,紧闭宫门,对吴王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
就在吴王感到大局已定,已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时,吴国传来消息齐国大军攻下边关,连克吴国十五城池,已经兵临吴国国都。
吴王问讯惊得从王座上跌落下来,新戴的王冠也从头上掉落滚到了台阶下。
文武百官全都吓得面如死灰。
吴王一世英雄,却也是个性情中人。他对自己的家人十分看重。吴都建邺城之内有他全家老幼上百口,一旦城破之后他们的性命就会危在旦夕。
齐国和吴国是世仇,吴王曾经攻破齐国国都,屠尽齐国先王整个家族。
虽然现今的齐王是齐国大将军田开疆。但是田开疆在登基之初就向齐国军民做出过保证会为齐王家族报此血仇。
吴王有理由相信田开疆一旦攻进建邺城,自己的整个家族将会面临极其悲惨的命运。
而且建邺城乃吴国的根本,一旦城破,他们这些留在帝都的吴军都将成为无家可归之人。
吴王为了稳定军心,立刻下令大军开拔返回吴国。
吴军刚刚占领帝都不过数日就要离开,吴王离开帝都城门之时回头望了一眼,心知自己这一去还不知要到何时才能重新来过。
吴军出城后没有沿来路返回吴国,而是一路北上去了齐国。
因为千落建议吴王争夺天下的时机转瞬即至,如果把握不好轻则前功尽弃,重则国破家亡。
于是吴王采纳了千落的建议,亲率二十万大军去奇袭空虚的齐国后方。而千落则带领一千名吴国死士从建水渡口乘快舟而下,赶赴建邺城。
千落要带领这些死士去刺杀齐国主帅田开疆,并烧毁他们的粮草,如过此计可成不但可解除建邺城之围还能一举征服齐国。
吴王给了千落一块越王令。
这块越王令是吴国征服越过之后,越王献上的传国玉玺。
凭借此令吴国使者就可在越过境内肆意征调士兵为吴国作战。
有此令牌在手千落信心满满,带着一千死士乘船开赴建邺城。他们这些人用光了建水渡口所有的快船,这些快船想要返回帝都附近的建水渡口就需要靠纤夫拉纤逆水行舟,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回来。这也是吴王无法短时间把二十万大军运送到建邺城的原因。
吴王不知吴军此去的一切行程都在画心坊间客的观察之中。
画心坊已经提前将吴国军队有可能偷袭齐国的计划告知了田开疆大将军。
于是田开疆大将军只留下三千人马佯装依然在围城,大队人马则星夜兼程赶回了齐国边境,埋伏在临宿坡准备伏击吴王的军队。
帝都的东宫太子府被改造成了临时的王宫。太宰姜熵正在沙盘上推演吴国军队遭到伏击后的残败景象。
赢帝看了拍手称快。
吴国军队一走,赢帝立刻变得趾高气昂。在太宰姜熵的号召下一大批老臣重新凝聚在赢帝身边,他们将吴王任命的官员全都放逐。
帝都之内风起云涌,多少家族旦夕之间就经历了兴衰荣辱。
以卫国公为首的三公都死于兵变。
帝都之内太宰姜熵手握大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手下缺少一支像神策军那样的威武之师。
帝都的重建工作得到了宛州商会和北麓书院的全力支持。
马应龙终于从一个商人走到了政坛之上。
周国公之子在北麓书院夫子的担保下继任了国公之位。
马应龙因为建设新王宫有功,赢帝将郑国的土地赏赐给了他。
马应龙作为郑国公,但不享有世袭罔替的资格。也就是他死后之后子孙不能继承他的爵位,郑国就将收归大夏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