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再嫁之后, 半月之后, 理国公府便传来了世子夫人去世的消息,理国公府刚办了喜事,转眼就要办丧事, 理国公府世子膝下有三儿一女,大的儿子十二岁, 小的儿子五岁,中间一对儿女是龙凤胎, 都是八岁, 在灵堂哭得都昏厥过去了。
荣府这边,老夫人年纪大了,这入冬之后, 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 老夫人虽然身体比去年好一些,但是也经受不住这么严寒的天气, 参加丧礼的人便只有云瑶和贾。
丧礼办得很隆重, 史氏内外一把抓,赢得了京城所有人家的赞誉。
腊月初,北静郡王府办老王妃七十大寿,寿宴办得隆重热闹,朝廷大半个官员人家都来参加了寿宴。
史氏作为理国公府的主母, 带着十岁的庶女参加了,她这会满面春光,尽向世人展示她的慈母之心。
她还主动向老夫人和云瑶打招呼, 老夫人含笑与她寒暄,女眷们见状心里都在忖度,莫非史氏真不记恨贾家了吗?
又想着,荣府终究有她的儿子和女儿,她再怨愤也无济于事,还不如放宽心胸,与老夫人和荣府新夫人交好,这样于她儿女都有好处。
云瑶与其他夫人说话去了,没留心史氏与老夫人讲了什么,只留神之际发现老夫人神色有点不好。
直到寿宴结束,回到荣府,老夫人才含着担忧的口吻说道:“史氏她今日提醒了我,儿已十六岁了,该给他说亲了。”
老夫人沉思,云瑶及时说道:“母亲,二少爷的婚事,老爷想来有安排。”
老夫人点头:“也罢,待我儿回来,我问问他。”沉吟片刻,又说:“史氏方才说,她之前已经与王县伯家互相探过口吻,王县伯有意许配嫡长女与儿。”
老夫人似乎在思考王家的家世是否配得上她的乖孙,云瑶又道:“母亲,这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吧?这一年来,王家可没有露出任何想与咱们家结亲的讯息。”
想来是贾代善和史氏闹了一场,王家觉得贾代善不可靠,便不打算与贾家结亲,而且两家的关系还变澹了许多,云瑶如是想着,老夫人也想到了。
“也是,王家嫡长女,家世终究低了点,儿就算不是嫡长子,但也是国公爷的儿子,县伯之女,家世倒是其次,王家女儿不读书,以后如何与儿举桉齐眉?”
婆媳二人按捺住不提,反正贾代善早说了,儿子的婚事他自有主张,且儿子还小呢,又无功名在身,不必这么早成婚。
当然,老夫人也在搜罗京中适龄女孩的情报,让云瑶给她参考,十日时间,两人手上已经有厚厚一叠未婚适龄女子的情况了。
今日是张家族学放假的时间,从今日放至元宵,元宵之后开课,不过年后贾要回金陵参加童生试,倒是要再上学,得等上几个月,若是考中秀才,继续考举人,得秋天回京;若是没有考中秀才,一来一回三个月时间,贾回京继续在张家族学上学。
贾从族学出来,两个随从和车夫已侯了多时,不过马车行了一段路程,被史氏派来的人拦住了,于是贾派一名随从回府报信,马车转道去了理国公府。
这会是申时正,不过天空飘着大雪,天色暗沉,看起来天很快就要黑了。
荣府这边,老夫人和云瑶知道贾去了理国公府,便不再等贾回来吃晚饭,婆媳、婆孙几人一道吃了晚饭,天色已黑沉一片。
老夫人拢了拢衣襟,虽然屋子里有火盆,暖和极了,但是外面冰天雪地依旧觉得冷,这种冷是发自内心的。
张嫣、贾薇姐妹几人呆在一旁暖榻上,张嫣、贾薇一同在给妹妹们诵读诗词。
贾蔓已经七岁,早已开蒙读书,诗词歌赋也都在学习,听着姐姐讲解诗词,听得入迷,而星星和贾敏,云瑶每日也在教导她们认字,星星年纪大一些,已经认识不少字,贾敏逊后一些,不过两个小姑娘也听得入迷。
“这都快过年了,也不知道我儿几时回来?”荣府过年的一应年货也都准备好了,前日也刚做了年终总结,府上下人的奖金也都发了,各庄子上的下人奖金可能要晚点才能到达,总之荣府已经准备好过年了,就差当家的归来。
不多时,贾回来了,他的神色似乎不太好,鄢哒哒的,让云瑶和老夫人一眼就看穿了,不过任凭老夫人如何询问,他都顾左言他。
待戌时正,孩子们都回院子里休息了,老夫人把贾的随从王山叫来询问,王山也不知道贾在理国公府发生了何事,只看到贾与史氏两人神色都不太好。
“少爷与柳夫人一道在前厅的偏厅吃的饭,我在旁边耳房吃的,就听到少爷与柳夫人争执的声音。”王山极力回想他所看到的一幕,“原本少爷和柳夫人用饭时,身边只两个丫鬟伺候,一个给柳夫人布菜,一个给少爷布菜,不过小的探头看时,发现屋子里还多了两个丫鬟,似乎与另外两个丫鬟不同,穿着打扮上更漂亮亮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