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P>
这首诗写得也非常形象。</P>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不只是写的是孟郊。</P>
恐怕这对于很多人高兴的时候,也都可以用上这一首诗。</P>
“只是可惜,虽然孟郊中了进士,但几年时间朝廷也没有怎么给他安排什么样的官做。直到他51岁的时候,他才被调到外面去当县尉。可是,这个官并不大,孟郊也并不是很想做,他喜欢的是周游天下。于是,他就找到一个人,让他来给自己处理工作,然后也就将一半的薪水给他。”</P>
“不过虽然孟郊出游,可他却是一个孝子。每次出游的时候,他都非常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有一次出游,孟郊写了一首《游子吟》。”</P>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P>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P>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
唐诗当中有不少写母亲,写孝恩的。</P>
但是。</P>
要说最为让人感动,写得最好,也是最为有知名度的,那就是孟郊这首《游子吟》了。</P>
“凡哥,您这是想摧我们的泪啊。”</P>
“不行了,一看到这首诗我就想到了我的老母亲。”</P>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写得真好。”</P>
是的。</P>
也许孟郊不是什么天赋选诗人,也没有太多才华。</P>
甚至他作诗都是不断的苦吟。</P>
但这又有什么。</P>
这一首《游子吟》,足以让其名留史册。</P>
“最后一首了……”</P>
看了看时间。</P>
在快抖上直播也快1个小时了,陈凡说道:“最后介绍一位诗人,这位诗人的名字叫做张若虚。他一生只写了两首诗,或者说是只留下了两首作品。另外一首诗就不提了,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很多人称之为孤篇压全唐。”</P>
“孤篇压全唐?”</P>
“是的。不过,这个说法我认为有些过了。”</P>
这个说法来源有几个方面。</P>
一个是闻一多先生认为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P>
另一个是清代王闿运评价其为“孤篇绝横,竟为大家”。</P>
后来这么传下去,也就有了“孤篇压全篇”的说法。</P>
陈凡其实对于“孤篇压全唐”这个说法并不是太赞同。</P>
全唐诗人这么多,也创作了无数多经典之作。</P>
张若虚这首诗虽然写得也很好,但要说孤篇压全篇,那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人写的诗又当作什么?</P>
而且这首诗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没有背景。</P>
历来一众诗人写诗,都是有背景的。</P>
不可能突然写一首诗出来,就算是这首诗写得再好,没有背景,大家也不一定能感同深受。</P>
而张若虚,这个人物在史书当中就没有太多的记载。</P>
他什么时候出生的,不知道。</P>
他什么时候去世的,也不知道。</P>
甚至他写这一首诗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写的,也不知道。</P>
此外,全唐诗里面,并没有收录张若虚这一首诗。</P>
后面宋代一系列重要诗词合集,也没有这一首诗。</P>
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万历年间的胡应麟。</P>
甚至可以说。</P>
如果没有胡应麟,我们大都人都不知道这一首诗。</P>
当然。</P>
上面说了这么多。</P>
陈凡也并不是不认可这一首诗。</P>
想了想,陈凡说道:“虽然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太准确,可是这首诗,确实值得大家欣赏。”</P>
说着。</P>
陈凡再次拿起笔,写下:</P>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P>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P>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P>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P>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P>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P>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P>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P>
其实这首诗也有他的优点。</P>
正如他的诗名《春江花月夜》一样。</P>
整首诗里面,可以说每一句话,说的都是《春江花月夜》。</P>
虽然他没有背景,也不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P>
但光从诗本身来看,的确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美。</P>
而且这种美的意境似乎上升到了一定的境界。</P>
一般的诗,根本就完全比不上。</P>
所以。</P>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喜欢的人认为他【孤篇压全唐】,也并不是没有道理。</P>
不过。</P>
陈凡对此没有太多的解释。</P>
接着说道:“这首诗大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一下,那么今天的直播就到这了。对了……”</P>
说到这里,陈凡小小的跟大家来了一个预告:“下期央视节目,大家记得收看。”</P>
“凡哥,下期《唐诗何止三百首》讲哪位诗人?”</P>
“这位诗人啊……”</P>
说到这位诗人,陈凡自己都有些激动。</P>
张了张口,陈凡感慨的说道:“我不知道怎么说。可能,在当时的唐朝,他是最为不得志,最为冷门,最为没有人在意的诗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