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晚上陈凡老师回归央视,要不要一起看?”</P>
“那是必需的,陈凡老师的节目,不看后悔一辈子啊。”</P>
“那是,这次更不用说,还有失传的楚辞。”</P>
“楚辞啊,想想都激动。”</P>
时间很快过去。</P>
转眼,特别节目便要播放了。</P>
只是节目虽然还没有播放,但这会儿,不少人便已经守候在电视机前。</P>
“别这么激动,虽然我也很喜欢陈凡老师,不过,楚辞不是失传了吗?”</P>
“确实是失传了,但如果陈凡老师没有把握,他也不可能回来做节目。”</P>
“我就是有一些担心。”</P>
不过。</P>
有一些人担心之时,新闻突然播放了一则对于陈凡的采访视频。</P>
这个采访视频很正常。</P>
做为央视推出的特别节目,这个节目实在是太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了。</P>
此时在新闻上做下广告,来个推广也正常。</P>
只是。</P>
就在大家津津有味的看着陈凡的采访时。</P>
最后。</P>
陈凡突然高歌:</P>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P>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P>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P>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P>
是的。</P>
这就是屈原的另一首作品。</P>
“尼玛……”</P>
“这首诗……”</P>
“刚才有位哥们说啥来着?”</P>
“说啥了?”</P>
“你不是说对于楚辞很怀疑吗?”</P>
“有吗,我没说过。”</P>
“刚才你是说了。”</P>
“我只能说,你听错了。”</P>
不需要再说什么了。</P>
如果此前还有一些怀疑的话。</P>
那么。</P>
当一出,却是瞬间将所有人给震撼住了。</P>
……</P>
“这才是屈原真正的楚辞啊。”</P>
“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此前有史学家称,其他一些诗人的楚辞体与屈原的楚辞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这句话,现在,我明白了。”</P>
“我也明白了。光这一首,别说是其他的诗人,就是中华几千年来所有诗人,他们也顶不住这一首诗啊。”</P>
“我靠,我也被这一首诗给震撼到了。不过,兄弟们,这首诗说的是什么?”</P>
“你不是被震撼到了吗,你还问?”</P>
“哥,我是被震撼到了,可我真不懂,我就是感觉这首诗很牛逼。”</P>
“好吧,好吧,其实我也不是很懂,有大吊的兄弟过来解释吗?”</P>
如果是在其他的一些论坛,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地方,可能要解释,那就有些问题。</P>
但……</P>
新闻这一播放,他的覆盖度那可是全中国。</P>
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只是感觉不明觉厉。</P>
但对于有一些专家,有一些学者来说,他们还是看得懂的。</P>
“那就我来向大家解释一下吧,不过,我只说的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准确。”</P>
这时。一位中文系的教授出来解释了。</P>
“这首诗的名字是,也可以理解为问天,问的就是天地之间一众现象是怎么发生的。第一句,他说的是最为最为远古的时候,是谁将道传给我们,让我掌握了生活的技能?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又从哪里产生的?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谁能探究这里面的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他认清……”</P>
其实解释不难。</P>
难的是。</P>
哪怕你解释出来了,你也得被这样的一首天问给震住。</P>
“好吧,听明白了,不过,我又有一个问题?”</P>
“什么问题?”</P>
“远古的时候,是谁将道传给我们?”</P>
“我靠。”</P>
“天地未开的时候,又从哪里形成的?”</P>
“曰。”</P>
“这个混沌是什么东西?”</P>
“滚……”</P>
这真是一个让人绝望的问题。</P>
是的。</P>
屈原是2000多年前的人。</P>
到了现在。</P>
人类的知识水平,科技发展早已经不知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P>
可是。</P>
这位2000多年前的屈原问出来的问题,同样你回答不出来。</P>
……</P>
“陈凡老师,准备好了吗?”</P>
“还行,有点紧张。”</P>
“紧张,没看出来啊,您还这么有心思的与小姐姐聊天。”</P>
“我一紧张就是这样。”</P>
“呃……”</P>
晚上7点50分。</P>
各方面已经完全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