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周朝的建立,还得从《封神演义》开始讲起……(1 / 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P>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P>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P>

【太史公,司马迁。】</P>

第二期《典籍里的中国》谢幕。</P>

但他的谢幕,却是轰动了整个全网。</P>

“激动,太激动了,今天的《典籍里的中国》实在是太精彩了。”</P>

“何止是精彩啊,全程我都感觉要高潮。”</P>

“我都已经尿了无数次。”</P>

各大网站,媒体评台,论坛,各个群组。</P>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虽然谢幕,但关于他的讨论却是一点也没有平息。</P>

几乎在这里面,不管是节目的设定,还是司马迁这个人物,更或是其他,拿出来都是一大堆讨论。</P>

“当知道司马迁遭受到了宫刑时,我差点要骂死汉武帝。”</P>

“最为让我感动的是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这一封书信,正是司马迁的真实写照。”</P>

“最为震撼,也是最为让我敬佩的则是司马迁虽然遭受宫邢,但他却一直坚守自己的志向。特别是他最后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真的做到了。”</P>

“是啊,想想都感觉到无比的震撼。”</P>

“其实我最为震撼的是陈凡老师,想想陈凡老师一直做的是什么?他或许,走的正是一条如太史公一样的路子。”</P>

这一刻。</P>

众人再看陈凡时,却是变得无比之崇高。</P>

不过。</P>

这一期所透露出来的内容,远远不只这一些。</P>

这个时候,就有不少人士讨论着:</P>

“兄弟们,其实这一期虽然讲的是司马迁,但这期内容信息量太大了。”</P>

“嗯,他即讲了司马迁,还讲了黄帝,炎帝,以及舜帝,大禹,顺带着连神农氏也讲了一些。”</P>

“这么来算的话,大家发现了没有?”</P>

“发现什么了?”</P>

“如果按史记上的记载,那我们中华文明就不只是3000多年了。”</P>

“早说了不只3000多年,古蜀国就将我们的文明推到了4000年。”</P>

“我知道,但你发现了没有,太史公在史记当中记载的时间,从黄帝到汉武帝时间是多少?”</P>

“从黄帝到汉武帝时间大概是3000多年。”</P>

“那汉武帝到我们现在的时间是多少?”</P>

“汉武帝是公元前100年左右时间的人物,我们现在的时间是2022年……我了个去,我明白了,我明白了。”</P>

明白什么了?</P>

还要说吗?</P>

这个数字相加就可以。</P>

前面是3000多年。</P>

再加上2000多年。</P>

这代表什么?</P>

这代表我们中华文明历史哪里是3000多年,又哪里是4000年。</P>

我们中华文明历史,则是5000年。</P>

“5000年,我草,我被震撼了。”</P>

“我也是,5000年啊,我现在激动的发抖了。”</P>

“别说了,想到我们中华有5000多年历史,我恨不得大叫出来。”</P>

这是一种文化认同感。</P>

这样的认同感产生的兴奋,当真不是一般的激动难于体会的。</P>

当然。</P>

这一期节目的信息并不只是如此。</P>

……</P>

“各位,各位,别激动,别激动,这期节目还有好多信息呢。比如秦始皇,当时讲秦始皇的时候,我感觉我之前的历史观完全破灭了。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这是何等的魄力。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一统。我感觉,赢政是我在历史当中最为被遗漏的一位。”</P>

燃文</P>

“是的,此前皇帝当中,我一直以为刘邦很牛逼,接下来则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这一些。哪怕就是后面的汉宣帝,汉光武帝,也比赢政牛逼。可现在我才发现,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赢政真的可以算是千古一帝,远非汉朝一众皇帝可以相比的。”</P>

“不只是汉朝皇帝不能相比,唐朝皇帝,宋朝皇帝,明朝皇帝……等等一系列朝代的皇帝,都不能够相比。”</P>

“别提宋朝皇帝了,提了丢了。赢政就是千古一帝,他打破了春秋战国,打破了周朝,打破了夏朝,打破了商朝的一系列体制,请问,谁比他牛逼?不过,也有遗憾。”</P>

“啥遗憾。”</P>

“就是信息量还是太少了,搞得我一直都在搜索赢政的信息,但搜来搜去也就那样。”</P>

“别搜了,要是你能搜到,人家陈凡老师还能讲什么?”</P>

“也是,但感觉好像上了陈凡老师的当。”</P>

“靠,你不说我都没发现。怎么办,怎么办,我好想知道秦始皇赢政一系列的信息啊。”</P>

“好想知道也没用,很多的一些史料都找不到,所以我们知道的很少。要想知道更多内容,嘿嘿,记得每天关注陈凡老师吧。”</P>

……</P>

“除了秦始皇,大家难道没有发现其他的信息吗?”</P>

“什么信息?”</P>

“太史公在他的史记里面,记载了很多的一些信息。比如说孔子……”</P>

“对对对,在司马迁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绝对比之我们更为了解孔子。可惜,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有一部论语。虽然一部论语,就已经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但我相信,孔子除了论语,他还有其他许多许多的创举,并且还有许多与他有关的故事。”</P>

“怎么破?”</P>

“别问,问就是再找陈凡老师。”</P>

……</P>

“唉,你们这些家伙,都没有说到重点啊。”</P>

“重点是什么?”</P>

“重点是,各位发现没有,在第二期最后关头,陈凡老师翻出来的二十四史,我们知道多少?我们只知道十来史,或者这十个史不少也都是残缺的。不过,这都不是最为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你们谁看过啊。”</P>

“别问我,我没看过。”</P>

“你别问我,我也没看过。”</P>

“各位,你们的意思是陈凡老师这是瞎编出来的?”</P>

“瞎编出来的不可能,毕竟这里面人物关系联系太紧密了,他没有一丝漏洞。而且,我问过一些史学家。他说司马迁这个人历史当中有,但史料并没有太过于记载他的内容。但没想到,陈凡老师竟然将司马迁的生平,挖掘的这么详细。”</P>

“那你的意思是?”</P>

“还能有什么意思,既然陈凡老师说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那么,我们还不赶紧的让陈凡老师将史记给我拿出来。”</P>

“对,一定要让陈凡老师将史记交出来。”</P>

“对对对,那可是国宝啊。”</P>

一下子,人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P>

第二期《典籍里的中国》最为重要的,不是中华文明有多少年份。</P>

也不是秦始皇有什么传奇故事。</P>

更不是还有哪些圣人没有讲到。</P>

在第二期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一部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P>

为此。</P>

还没有止住内心激动的朋友,这会儿却又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想找到陈凡。</P>

……</P>

“喂,是央视吗?”</P>

“是的。”</P>

“我是你们央视1套的忠实观众,刚才看了你们的《典籍里的中国》,我想请教陈凡老师几个问题。”</P>

“您问。”</P>

“能不能请陈凡老师来接电话?”</P>

“抱歉,陈凡老师休息了。”</P>

“那能不能将他叫起来。”</P>

“呃……”</P>

“怎么,顾客是上帝,我们虽说是观众,但也是你们的上帝,赶紧的,我的事情太重要了。”</P>

“那您能不能跟我说,回头我帮您向陈凡老师转达。”</P>

“那你告诉他,他是不是将史记给藏起来了。”</P>

“啊?”</P>

“你再告诉他,赶紧将史记公诸于众,要不然,他这是盗窃国宝。”</P>

“……”</P>

另一边。</P>

又有一批人,加入到了陈凡快抖粉丝群。</P>

“各位,陈凡老师去哪了?”</P>

“你是?”</P>

“哦,我是新加入的网友,听说这是陈凡老师粉丝大本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