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有一位叫“庄周”的朋友……(1 / 2)

“你看,大家对于墨子这么感兴趣。”</P>

看到直播间内大家一时沸腾了起来,陈凡笑道。</P>

“那必需的。”</P>

周教授点头:“你说的墨子这么有趣,大家自然很感兴趣。”</P>

“也正因为墨子不只是理论还是实践,他都有很强的专研。所以,墨子创出的墨学,一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P>

“陈凡老师,什么是显学?”</P>

这时,直播间内有人问道。</P>

“显学就像现在最为热门的学术,当时的儒学与墨学就是最为热门的学说。因为这两门实在是太过于热门,所以又有非儒即墨的说法。”</P>

非儒即墨,从中就可以看出,墨学在当时有多大的发展。</P>

当然。</P>

他能有这么大的发展,其实也与墨子广收门徒有关。</P>

这与孔子也差不多。</P>

一门学说如果没有广大门徒,那这样的学说很难流传的出去。</P>

墨子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P>

同时他也是从儒学当中出来的。</P>

在他创出墨学之后,他便广收门徒。</P>

甚至。</P>

为了推行他的墨学之术,他对于一众门徒都有一个严格管理。</P>

这个管理有一些像军事化一样。</P>

也正因为这样的管理,才使得整个墨学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P>

在这其中,统领墨学的最高指挥者,叫做矩子。</P>

……</P>

“没想到墨学竟然在那个时候有这么大的发展,俨然可以和儒学平起平坐。”</P>

周教授也没有想到。</P>

“是的。”</P>

陈凡点头:“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虽然也非常兴盛,但其他学说也有着很多的支持者。特别是在为政者来看的时候,其他一些学说,有的时候明显比之儒学用起来更有效果。所以,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并不是很被其他诸侯国重用,而他的学说也不怎么被采纳。”</P>

“是的。”</P>

周教授点头:“只在汉朝之后,儒学才成为正统。”</P>

“这也是大一统之后了。”</P>

陈凡与周教授一边参观,一边继续说道:“不过,宋国不只有墨子,他还出现了一位叫做惠子的先贤。”</P>

“惠子是谁?”</P>

要说墨子,前世不少人还是知道的。</P>

但要说惠子,不说这个世界的人,哪怕就是前世,也有不少人不知道。</P>

但事实上。</P>

惠子在战国时期也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P>

甚至。</P>

从地位上来说,惠子比之墨子混得都好。</P>

“惠子是战国中期宋国人,施氏,名施,又称惠施。他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名家开派祖师,更是合纵抗秦的主要组织者与支持者。”</P>

这一连串的介绍,连博学多才的周教授都搞得有一些懵。</P>

“陈凡老师,你这一下子介绍得太多了吧,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这好理解。名家是啥意思,还有,合纵抗秦又是什么意思?”</P>

“周教授,您问的也太多了,我也得一个一个慢慢介绍。诺,前面有一块空地,走累了,先休息一会。”</P>

看到前面有一块空地,陈凡与周教授走了过去。</P>

一边助手给陈凡与周教授递了两瓶水。</P>

陈凡喝了几口,然后说道:“虽然惠子是宋国人,但他更多的时间是在魏国。因为惠子学问很渊博,而且又很有能力,深得魏王的信任。不过惠子这人其貌不扬,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惠子是谁。一次,魏国的宰相死了,魏王急召惠施。惠子接到诏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惠子一个随从也不曾带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惠子心里记挂着魏王和魏国的国事,心急火燎。结果,过河时,他一失脚跌落水中。由于惠子水性不好,他一个劲地在水里扑腾着,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况十分危急。正在这时,幸亏有个船家赶来,将惠子从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子的性命。</P>

船家请惠施上了船,问道:“既然你不会水,为什么不等船来呢?”</P>

惠子回答说:“时间紧迫,我等不及!”</P>

船家又问:“什么事这么急,让你连安全也来不及考虑呀?”</P>

惠子说:“我要去做魏国的宰相。”</P>

船家一听,觉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子落汤鸡似的失魂落魄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耻笑惠子说:“看你刚才落水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只会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赶来,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像你这样连凫水都不会的人,还能去做宰相吗?真是太可笑了!”</P>

惠子听了船家这番话,十分气恼,然后就说:“要说划船、凫水,我当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你同我比起来,大概只能算是小孩子吧。”</P>

一番话,说得船家目瞪口呆。</P>

这则寓言故事叫做“惠子之梁”,说的是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应该全面的更为客观的看待别人。像两人这样相互嘲讽,并没有必要。</P>

这自然是惠子的缺点。</P>

不过。</P>

这也不算是惠子的缺点。</P>

因为惠子这个人,他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辨者。</P>

碰到一件事的时候,他就想与别人分辨一下,并争出一个高低。</P>

想到这里,陈凡便说道:“惠子有一个朋友叫做庄周,也是宋国人。有一次,庄周在桥上看到有一群鱼很是从容的在那里游来游去,他就对和他一起散步惠子说,你看,这些鱼多快乐啊。惠子听到之后就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P>

这个故事一下子让直播间人士更感兴趣了。</P>

“哈哈哈,这个惠子很会怼人的嘛。”</P>

“好吧,这句怼的,估计这位叫庄周的朋友一定吐血。”</P>

“那必需的呀,庄周又不是鱼,他哪里知道鱼的快乐。”</P>

看着大家的评论,陈凡则更乐了:“惠子自然博学多才,但他的这位朋友庄周,也不是一位等贤之辈。面对着惠子来怼自己,庄子开始了反怼,他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P>

这是一个反问。</P>

一个是,你不是鱼,你是不知道鱼的快乐的。</P>

另一个是,你不是庄周,你自然不知道庄周知不知道鱼的快乐。</P>

如果说前面惠子说的很有道理。</P>

那么。</P>

庄周这一边反怼回来的,那更是引人叫绝:“我草,这庄周好生猛啊。”</P>

“人才,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这简直绝了。”</P>

“猛人啊,反怼的太好了,我都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回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