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白色的(2 / 2)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清明诗。</P>

其中钻火,说的就是钻木取火,而青枫指的就是枫树。</P>

所以,在唐代的时候,人民群众所使用的取火方式,大多还是最原始的转木取火。</P>

至于金石火镰,那是有钱人才用的起的。</P>

现在可供他选择的办法也只有钻木取火了。</P>

虽然转木取火这种方式对他这个生活在打火机遍地可买,在天然气灶台上随便扭一下就能得到火焰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P>

但是,他相信,只要按照贝爷的方法来,自己应该是能够成功的。</P>

反正动作是很简单的嘛,只要双手握着那根棍,对准那条缝,用尽全身的力气压上去,开始一前接着一后,循环往复。</P>

摩擦就能产生热量。</P>

而热量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喷发……嗯,就会引燃引火物。</P>

人,有的时候不能太自信。</P>

因为这样的自信往往前面会加上一个前缀,那就是“盲目”。</P>

不过有的时候,人也必须自信。</P>

那就是在面对不成功便成仁的时候,相信自己,孤注一掷,有的时候时候奇迹是会发生的。</P>

程暮就看见了奇迹。</P>

当他做了足足半个小时的往复运动之后,火星终于出现。</P>

他欣喜若狂,学着贝爷的样子,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引火物,轻轻吹气。</P>

白烟出现,随后是火焰。</P>

“成了!”</P>

程暮开心的将手中的火团丢进土灶眼中,然后拿起早就准备在一边的小柴枝,将其丢进土灶眼中。</P>

生火,绝不能着急。</P>

循循渐进,才能让火焰旺盛。</P>

先用小柴巩固火焰,然后再丢大柴,这个流程绝不能乱。</P>

拆了一张四方木桌,得到的柴火完全可以煮好并不多的米粉糊糊。</P>

水在沸腾的作用下蒸发,这个效果在料理中俗称为“收汁”。</P>

米粉糊糊变得浓稠。</P>

直到最后留在锅底下变成小小的一摊。</P>

程暮觉得可以停下了。</P>

不然的话,这玩意儿就tm得从糊糊变成糊了!</P>

他直接用瓷碗当做勺子,将锅中的米糊给舀起来。</P>

瓷碗剐蹭铁锅,发出了让人心焦的声音。</P>

不过程暮此时的心情,是很好的。</P>

因为他闻到了米香。</P>

当铁锅中不再能看见白色之后,他得到了一碗半的米糊。</P>

“不知道这么一点,够不够让我的饥饿状态消失?”</P>

程暮觉得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P>

不能!</P>

毕竟,米糊太少了。</P>

不过如果能减轻饥饿状态,让他不至于随时都有可能“死球”,那也是好的。</P>

米糊晾凉到合适温度之后,程暮仰头将米糊倒进了嘴里。</P>

白色,粘稠,温热的果冻状体瞬间充满口腔。</P>

随后舌头上顶,配合着喉咙肌肉的收缩,米糊通过食道,进入了程暮的胃里。</P>

“舒服!”</P>

仅仅一口,就不由得让程暮畅快的喊出了声。</P>

三口,一碗米糊被程暮喝的干干净净。</P>

然后,他还剩下半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