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人就应该生在大宋朝(2 / 2)

东坡往事 耕文轩主人 892 字 10个月前

三月初五,宋仁宗御临崇政殿,亲试礼部奏名的进士。殿试的考场在崇政殿的两庑。考场中整齐摆着一排排不足二尺高的小桌,桌后是方凳。在北宋前期,考桌是唐制的几席,考生要屈膝就席,俯首据案,很不舒服。当时,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考桌恐怕没有引入,其实,宋人已习惯了坐椅子,但是直到南宋,才弃用几席,采用桌椅。

符合人体工学伪理论的小桌上,贴着考生的姓名,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这些办公文具都是上好的贡品。考生考完后,是可以带走的,算是官家的赏赐,也作为各自人生的一段记念。此外,还有一把用以改错字的小刀。因为试卷是特制的宣纸白摺,比一般宣纸厚得多,如果写错了字,可以用小刀刮去再写,否则是为“脏卷”,要降等的。

殿试的考试时间是一整个白天,扣除午饭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官家赐宴,菜品非常丰富,御厨的手艺你懂的!切不可贪一时口福,吃得太饱,又不准、也没时间遛弯,坐不下来;即使坐下来,也脑缺血,没法答卷!这是考验士子们的大智慧!

殿试考题共有三道,一诗一赋一策论。

以《鸾刀诗》、《民监赋》和《重巽申命论》为题。无论是诗、赋还是策论,殿试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要歌功颂德!主要看是否倾向于时下当权者的政见。这是“立场路线、政治站位”问题,——组织路线非常重要!

先说诗。

《鸾刀诗》题出自《礼记》和《诗经》。鸾刀是一种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意思是说:有了锋利的割刀,祭祀时为什么还要用古老的鸾刀?是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内在,这是根本所在,表达的是礼在心的诚敬。

形式的背后,如果没有内核,那很快就会演绎成复杂的枷锁,进而败坏;传承,是灵魂的皈依之路。唯有如此,才能起废更新,生机勃勃。《鸾刀诗》是要以此义作诗。

再谈赋。

《民监赋》即是要弘扬民本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例如,此次状元章衡的《民监赋》开篇:“运启元圣,天临兆民,监行事以为戒,纳斯民于至纯。”宋仁宗赵祯读到“运启元圣”时,动容叹息曰:“此谓太祖。”读至“天临兆民”叹息曰:“此谓太宗。”读“监行事以为戒”叹息曰:‘此谓先帝。’至读‘纳斯民于至纯”乃竦然拱手曰:“朕何敢当!”说完便拍板道:“此赋虽不切题,然规模甚伟,自应作状元。

”“别头试”得了第一的林希,自视甚高,他的《民监赋》破题一句:“天监不远,民心可知”,是给执政者以警示,让宋仁宗大不高兴。虽说赵祯同志是难得的“仁君”,——你不好好说话!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