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谷贱伤农(2 / 2)

杨元奇说:“定边还有清风寨安乐坊这类得独立出来,特别是医师,战时可选调人随军,其他时候对外开放,让顾顔几个把药铺经营提上日程。不求挣钱,只要能维持就好。”

张小娘满意了“嗯……啊……这样最好……”,她抵命搂住自己的相公,哪怕这会子她其实已全身乏力,只剩下震颤。她在陈留就见过太多悲惨之事,一个病能把一大家子拖垮。

安乐坊整个大宋各个州府都有,蔡京为相,还扩充了类似的机构,只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定边,其他太多地方变味,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张小娘说起了开封旧识宗泽,宗泽在疫病防护一事上积功得以升迁,以从六品外出知地方县,历经两任不得升迁,他因过于推进安乐坊等事几次落职,落职的原因让人不胜唏嘘,他看到各地在这事推进上人浮于事,一个折子送抵中枢,认为制度缺口太多,压根没落到实处,更像面子工程,这得罪了蔡京;后来蔡京被贬谪,他还是没讨得好,有人认为他对这个政策推行过于努力。

杨元奇问:“我去邀他来定边?”

张小娘摇头回道:“我去过信,他回绝了,只想在家侍奉母亲,陪伴孩子。他把疫病防治的手稿寄了过来,比原来朝堂颁布的版本详细不少。安道全正组织人再整理一遍。”

杨元奇叹息,他在开封认识的除去苏系,也就寥寥几个文官,张孝纯也好,宗泽也罢,官途都称不得顺利。倒是原定边通判余深现在顺风顺水,已是殿中侍御史。

……

杨家庄的秋收很壮观,一片黄金灿灿的稻田,谷子很饱满。

张小娘告诉杨元奇,她们离开定边的时候,那边收成估计也不错。对杨家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定边的田亩集中在各个寨子,这笔农业收成是不用交朝廷税的,寨子本身的税率非常低,加上很多是新开垦的荒地,寨子还免了几年税赋,定边将迎来这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丰收。

此时的李格非正在清风寨,陈氏、扈庄主、苏迨、苏过、韩公廉、姜唐佐、潘金莲、箫让、张清和曲宁几个人齐聚一堂。

李格非想通过治理司收购一笔粮食,他现在要确定的是价格。“谷贱伤农”有时候是成立的,因为看天吃饭的农业,当地方资本达到一定的实力,它是能通过影响甚至控制价格把这笔利益吃掉。鲁迅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李格非的想法就是通过大笔军购,控制住价格,压制地方资本的议价能力。苏过、箫让和张清就是代表定边军司来谈这事。

李格非道:“价格必须按去年的来,今年谷物品质非常好,实际上平民是让利了的。”今年西北的丰收,各地粮食价格都将承压,他必须现在敲定下来,等真的粮食大规模上市,那时候他压力会更大。韩公廉和姜唐佐显然站在他这边,但其他人因为利害关系,并不想如此。

苏过就道:“我知道李兄心里的顾及,但如果中枢军需收购指定价格同样下压,那中间的亏空谁来计。”定边几乎没有农业税,在收购粮食上还高于市场价,哪怕朝廷不出声,也不可能来补齐这笔亏空。

姜唐佐说:“清风明月几寨平民百姓还有劳役,作为羁縻寨他们其实是不需要的,能从这里拉平。”这个事姜唐佐打了马虎眼,这笔劳役并不是免费的,哪怕因为事关几寨发展本身,价格上做了压低,起码是付了一笔银子的。何况,治理司还尝试通过补偿荒地给予参与人一定的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