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伴着酒吧壁炉里噼里啪啦柴火声,那个键盘手给陆南深普及了那枚哨子的来源。
首先一定要是骨哨,这是基本。
其次,制作哨子的骨一定要是野生的、大型动物的骨,骨龄要超过一定年限的才校
那位键盘手是个华裔,见陆南深会汉语,在描述哨子的时候也是使用汉语。他重重强调,“就是老祖宗常常提到的龙骨。”
满足了这些条件,骨哨吹出来的声音才会很不一样。
那一刻陆南深才知道一枚的哨子竟大有乾坤,而之所以能区别其他哨子的声音,关键就是在于制作哨子的时候内部骨壁上打了孔。
有孔就会聚集气流,气流与骨孔就会形成声音,又因为骨头的材质收敛声音,这才使得吹出来的声音不像其他哨子似的那么尖锐刺耳。
键盘手还告诉他哨子的来源。
其实就是脱骨于歃血哨,那是一种更古老更原始的哨子,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祭祀的。
早年的祭祀都以活物为主,哨子一响,祭祀开始,于是活物血流成河。
这就是歃血哨名字的来源。
陆南深试过键盘手的哨子,发出的声音确实吻合,但那个独特的半音还是发不出来。
键盘手表示,他这枚哨子虽也被叫做歃血哨,可是跟最原始的歃血哨还是有区别的。传最原始的歃血哨吹出来的曲调很独特,也只有那种独特的音符才能代表血腥和信仰,也只有那个独特的音才能演绎出原始祭祀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