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哦(2 / 2)

你说你私下高价收不也能风传全具嘛?非得配合谭知县揽事儿。</P>

“大舅舅,其实我知道谁那儿会有新型织机。”沈小叶被瞪得有些不自在,赶紧双手合拾求放过。</P>

车队前后诸人,已经有人瞄过来了,身为沈家小掌柜,她能不要面子。</P>

沈长寿也收低音量:“谁?”</P>

“武彷武七爷。”</P>

“都说德润布行撤出了这里。”</P>

“但他以妻子名义置的私产还在。”这就是交好县太爷的好处,有所作为的百里侯对治下不说了如指掌,也能知个七七八八。</P>

沈小叶补充道:“外地布商进来,定会交好本地势。</P>

城西最大布庄的褚老板,算是谭知县的人。”</P>

改造织机这种事,她原本没打算借谭知县的关系,可大舅舅都在问罪了,自己借机说一说好少挨几句责骂。</P>

“哦?”沈长寿听她狡辩完,沉思良久方道:“暂时不找他,先看看武七爷那里谁管着事。</P>

如果没有找到,出银子把河里村织机拆一台带回多比着学学。”</P>

现在家里有三十架织机,都是去年刚做的,新样式的不必立刻装上。</P>

他感叹道:“这两年,织机改良的很频繁。”</P>

沈小叶马上回应:“说明日子太平了,百姓好过一点。</P>

种棉买布的一多,为求数量,定然有愿意花心思钻研的。</P>

像二牛哥,闲下来就去鼓捣各种木器。”</P>

“你呀!”沈长寿揉揉她脑袋,接下来再没说教她。</P>

几天过去,待到五万匹布收齐,甥舅俩专门寻来武七爷的棉田。</P>

此刻棉花早为种冬小麦拔了根,晾在地头等上面的棉桃自己干裂炸开。</P>

不成在地头看见武七爷本尊坐在马扎上摘棉花,而且还因为视力的问题挂着玳瑁(眼镜儿)。</P>

爷俩走近就乐了,这位每朵棉花上的碎干叶都没摘净,纯属帮倒忙。</P>

“您怎的没在通州或蓟州?”沈小叶蹲下,麻利帮他摘净。</P>

武七爷刚还以为是自家人过来,他去下玳瑁笑道:“稀客呀!走走走,庄子里说话。”</P>

几人移步附近的庄子,大大的三合院,十分敞亮。</P>

十月的中午太阳还算亲热,他们就在墙下日照的木桌边入坐。</P>

武家人送来热腾腾银耳红枣汤,沈小叶捧在手里听大舅舅和武七爷闲话。</P>

不过,只一会儿两就进入了正题,武七爷道:“织机我知道,是从琼州那边传来的,快则快矣,就是磨损太过,有些得不偿失。</P>

建议,先试用三两架看效果再添置,我这里有草图,送你们一份。”</P>

沈小叶挑挑眉,等待他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