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贿赂崇祯(1 / 2)

明末阴雄 多极世界 2024 字 6个月前

王承恩也笑呵呵的说道“皇爷,还有更大的好消息呢?”

“快快快,有什么好消息一并说出来!”

“锦州总兵祖大寿,三日前率军出城与奴镶红旗激战,麾下千总何文昭等拼死作战,阵斩奴酋镶红旗旗主岳托,斩获真奴首级五百余枚!”

听完这个消息,崇祯反而是沉默了下来,刚才的那股激动劲也不见了踪影,因为,他怀疑这是假的。

夸大战功,讳败为胜,杀良冒功这样的事情,屡见不见,他现在不得不怀疑,这又是一件夸大战功的军情。

要说马世龙阵斩六百首级,他是愿意相信的,马世龙的确有这能力,要说祖大寿阵斩五百,他也觉得没多大问题,祖大寿虽然倨傲不逊,但关宁军的实力还是不弱的,但要说两人一起,同时取得打劫,而且还阵斩奴酋岳托,打死他都不信。

自辽东乱起,大明斩获的级别最高的东虏军官,也不过是甲喇章京,而且还只有区区一次,连牛录章京的首级都没有多少,岳托身为镶红旗的旗主,岂是这么容易就斩杀的?

王承恩自小跟随崇祯,一眼就看出了崇祯在想什么,连忙解释道“皇爷,千余真奴首级,还有奴酋岳托的首级,已经运抵蓟州,孙督师已经查验过了,应该错不了!”

“哦?孙督师都检查过了?”

“皇爷,千真万确,孙督师听闻如此大捷,也是极为兴奋,带着麾下的文官武将,一个首级一个首级的亲自查验,虽然有五十多个是蒙古鞑子的首级,但其余一千一百二十五枚,确确实实都是真奴首级,奴酋岳托首级也查验无误!”

听他这么一说,崇祯才重新恢复笑容,他对孙承宗的感情很复杂,这的确是个能臣,很会办事,但总是喜欢指手画脚,劝诫他这个皇帝怎么做,虽然他也知道忠言逆耳,但崇祯是个自负的人,觉得这些话都是废话,对孙承宗有些厌恶。

但不管对他的厌恶和喜好,孙承宗的能力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为人正直,这种大事上面不会说谎。

“这些首级,现在到了哪里?”

“皇爷,马总兵和祖总兵斩获的首级已经运抵蓟州,此刻正在往京师送,预计三日内可运抵京师!”

崇祯笑着点点箭头“恩,很好,这事儿得提前操办起来,自朕登基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大捷,我大明也需要一场大捷来扫除霉运了!”

突然,他发现王承恩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却又不敢说的样子,眼神示意他直接说出来。

王承恩有些迟疑的说道“皇爷,还有一个消息!”

崇祯瞅了瞅王承恩,根据他的表情判断,不像是什么坏消息,便开口道“大伴,你何时变得如此优柔寡断?有什么消息尽管说,天塌下来有朕顶着!”

王承恩犹豫了一阵子,然后还是开口道“皇爷,数日前,山东总兵、沈阳侯孔有德,亲率水师登陆锦州湾打渔港,意图增援锦州。期间与奴镶黄旗遭遇,大战三日,歼灭奴镶黄旗全部,斩获真奴首级两千五百枚,俘获真奴两千余人,其余斩杀和俘获奴汉军旗,朝鲜,蒙古兵马近万人!另,活捉奴酋洪太长子,镶黄旗旗主豪格!”

“目前,献俘队伍已经从天津登陆,向京师本来,此消息得到天津总兵曹鸣雷的确认,但押送首级和俘虏的兵马,被曹总兵拦截在天津城,请求皇爷示下,该当如何处置!”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崇祯虽然刻薄,但人不蠢,这么明显的关系,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同一时间三封捷报,而且还都是在相同的地点取得。

假若这些都是真的,那么前两封是马世龙和祖大寿的,他俩加起来斩获一千一百多枚真奴首级,而孔有德却斩获了两千多枚,还俘虏了一万多人,甚至包括奴酋洪太的长子,要说他们两人的战果跟孔有德没关系,说出去谁信?

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两种可能,其一,这些斩获全部来自于天策军,马世龙和祖大寿手里的首级,都是从孔有德手里买的,或者是达成了某种交易,孔有德获得利益,马世龙和祖大寿获得战功。

其二,孔有德联络马世龙和祖大寿,三方共同从锦州湾,宁远和锦州城出击,围攻建奴之一部,洪太没有防备,以至于被全歼一部。

按照常识来说,第二种可能性是最大的,虽然天策军很强,但鞑子的实力可以点不弱,最近也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天策军大局调动兵马的传闻,天策军在各地和官军对峙的兵马,基本都没怎么调动。

孔有德这次作战,充其量也就动用两万兵马,以两万兵马歼灭鞑子万余人,他是不相信的。

而第二种可能,又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马世龙祖大寿到底和孔有德达成了什么协议?

祖大寿一向桀骜不驯,己巳之变甚至擅自率军撤回山海关,虽然被召回后参与后续作战,但对朝廷的宣旨一向不予理睬,从不离开关宁防线半步,让他入京觐见他也不来。

要不是他把守关宁防线,崇祯真想一刀宰了他,而他对朝廷的忠诚度还有多少,也是个问题。马世龙虽然忠心,但几次罢免,又几次被启用,肯定会有一些怒气,未必会继续保持忠心。

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和孔有德一起,决定组成同盟,共同抗拒朝廷的命令,好一点的结果就是,这只是一场单纯的交易,双方共同出兵作战,所得战果均分。

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崇祯还真没把握。

王承恩知道崇祯在想什么,但现在不是他发表意见的时候,目前情报有限,他手里的东厂番子仅仅在山海关内有作用,关外的消息基本断绝,从关外传回来的消息寥寥无几,孔有德对此防备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