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肆的老板,已然是夫妇二人的孙子,五十年三代人共同经营,方即而立之年的李袖还未娶妻,就开始替父母、祖父祖母打理着这间小食肆,年轻人端着一大碗饭,毕恭毕敬的放在老者身前,中年书生不曾点饭食,于是李袖又拿了一壶自家酿造的青竹酒水与两只杯子,放在二人身前。
老人笑眯眯的看着面前一大碗梅菜腊肉扣饭,深吸一口香气,顿时食欲大动,夹了一筷子肉放入口中细嚼慢咽,发出一声满足的哼声。
食肆小老板李袖看到老人神情,有些如释重负的笑了起来,毕竟这位老者曾经吃过的是祖父祖母的手艺,他便一直担心自己的手艺能不能过关,如今看来或许还不错。
“呵呵。”老人笑呵呵的对年轻人伸出大拇指夸赞道,声音和蔼:“老李这一番手艺啊,都被你小子学去了,估么着比你父亲强,不错!”
听闻老者夸奖,年轻人喜笑颜开,也顾不上什么矜持,弯身一礼。
老者坦然受着一礼,一边吃饭一边与年轻人闲聊起来,他看了看有些书生气的年轻人,笑问道“你父亲准备让你什么时候迎娶豆腐店家的姑娘?”
年轻人闻言吓了一跳,心道老先生如何知道此事的,不过转念一想,以老人家的身份,好像天下没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便有些羞赧的嘿嘿一笑,开口道:“我爹说迎娶喜儿的嫁妆钱,要我自己经营小肆挣来,前几天我还与喜儿合计,应当还有三个月就差不多了,届时我爹就亲自上门提亲。”
“嗯。老夫瞧着喜儿那姑娘不错,你小子可不要欺负她。”老者假意瞪了李袖一眼。
“不会的不会的!先生!我与喜儿自小青梅竹马,疼惜她还来不及,怎会欺负她!”年轻人被唬得连连摆手。
老人对面的中年书生表情有些无奈,用手捏了捏眉心,始终不曾插话的他已经喝了三杯酒水。
“有没有想过来书院读书?”老人几句话的时间已经将一大碗饭吃了一半,觉得有些口渴,便将书生给他倒得酒一饮而尽,再次开口询问年轻人。
听闻此言李袖微微一愣,旋即挠了挠头,老实开口道:“回先生,原来是想过,祖父仙逝前曾将我喊道床前,对我说如果我愿意,他哪怕临终前拉下一张老脸,凭着数十年前先生吃的那顿饭,也要去书院为我求个记名学童,只是…只是后来,我没让祖父这么做。”年轻人说着说着,声音略微低沉下去,露出一抹伤感之色。
“哦?这是为何?难道是不喜欢书院?”老人神色郑重,眼神中笑意却不减反增,接着问道。
“怎么可能!”年轻人使劲儿摇头,眼神真挚,“太平书院可是天底下第一的书院,世间年轻人又有哪一个不曾向往?先生,我读书少,不知如何去说,只是当初祖父提此事时,开始我与父亲的确十分心动,父亲觉得我若入得书院,将来定然比经营这小肆好的多。只是晚辈认为,若我用祖父与先生、先皇的情分某得书院求学,若学有所成倒也罢了,若不能有所学术,难免对其他寒窗苦读的学子不平。而且晚辈觉得现在经营这家店,能让百姓与先生吃得饱、吃的好,就心满意足了!”
此话一出,灰衣老人抚须一笑,中年书生神态中也多了一份笑意。
片刻后,老人吃尽一大碗扣饭,将筷子放在碗中,发出当啷一声轻响,年轻人将碗筷收走,又重新上了一壶酒水,便不再打扰二人。
“以我看啊,这世间的年轻人,多一些李袖这样的,就挺好。”老人饮了一杯酒叹道。
“嗯,没错。”中年书生说道,“饭做得好吃,又不以此情分索求,更重要的是,连先生您的钱都不收,这样的年轻人,是真的不错。”
老者故意略过了最后一句话,反正这顿饭出钱的人坐在对面,与自己何关呐。
“先生,您突然出关,难不成就为了这一碗饭?”中年书生多年以来,其实早已习惯老人不着天际的行为举止,只是自他执掌太平书院前许久,老人便开始在那座深院之中足不出户,师徒二人已有数十年未见。
“天不与,道有所不授,闭关再久,书读的再多,有时候都不如这一碗饭来的实在,起码填的饱肚子。”老人双手笼袖,笑眯眯慢悠悠的说道。
“先生可是觉得会发生大事?”中年书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中所想问了出来。
“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老人看向窗外,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但在中年书生耳中,此言犹如天雷炸响,哪怕以他的实力与心境修为,一瞬间都怔怔无言。
中年书生低下头,看不清面色。
“怎么,读了百多年的书,还不如一个食肆的少年不成?”老人转过头看着他,笑呵呵的说道。
中年书生突然起身,向老人行了一个及其标准的儒家亲传弟子之礼,在他起身的瞬间才发现,书生腰间挂着一枚白色玉牌,玉牌之上刻有八个字——
“上善若水,水而不争。”
天地之间,两千五百年未生新圣。
两千五百年后,天下读书人中,老人便是最后一位圣人。
儒家,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