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们找到了南外环附近,还真找到了边家的人。一问,祖坟根本不在河边。一天下来,没有任何进展!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无奈,我和小白花驱车回到了玄学馆。
回到玄学馆,重夕告诉我,那附近一共有两座桥。都看了,全是水泥桥,显然是所造年头不多!林峰回来的最晚,进门也是一脸疲惫,跟大家说,驱车几十公里土路,河两岸地势最高的是河埝,有七八米高,其余都是过去发水冲积出来的河套平地。沿途还找到两处靠近水边的墓地,一打听,都是义地,根本不是祖坟。线索就这样全断了!
众人都是非常失望,小白花见我一脸失望也是满脸愁容。吃过晚饭之后,我和小白花回到家,闲得无聊打开了电脑,百度无终相关信息。
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了有关鸦鸿桥历史的信息。那是一个博客,上面没有联系方式,我当即注册那家博客,给对方留了言。很快对方回了信息,看来对方也是个勤快人,彼此交换了微信加了好友。对方告诉我那篇文章是转贴的,原文来自无终论坛,一丝曙光从我的脑海中闪现,我当即向那人索要无终论坛的链接网址。
然而对方却告诉我,无终论坛因一些文友的论争升级,已经关停了。不过他提供了原创作者的一些信息,那是一位为鸦鸿桥的古今历史默默奔走十几年的文史专家,可惜没有他的联系方式。
关上了电脑,回头看了看。小白花此时正趴在我的肩膀上,上眼皮打下眼皮,看来是困得不行了。抬头看看,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今天忙碌了一天,小白花也确实累了。别指望我能把她抱到床上,她抱我还差不多。我拍了拍她,让她先睡,而我则把电话打给了张叔。
“张叔,刚才我在一个网友那知道了一些信息”我把那个网友告诉我的内容对张叔叙述了一遍,着重提到了那位文史专家。张叔沉吟了一下,说:“你说的这个人我听说过一点,应该不是鸦鸿桥的,好像是北面杨家套的。你不用管了,我想办法找!”
第二天下午我接到张叔电话,说专家找到了,但对方很忙,正在为本地一些古碑帖奔走。张叔告诉我说我们只能在半路见到,所以让我们别耽误,赶紧过去。
我们当即上车,跟随张叔前去拜访。见到老专家之后,听说是晚辈来请教鸦鸿桥文史方面的事情,老人很热情,详细介绍了鸦鸿桥古今历史。(以下叙述引自文史专家张振江先生相关文章,略有改动——作者注)
鸦鸿桥素有京东大集而著称,京东大集源于何时史无明确记载。明嘉靖三年蓟州通志记有:鸦鸿桥【岗】集日为每月五、十,高桥二、七,西玄湖甸三、八,珠秫坞四、九,钱家沟一、六,方园约十里一集。县内人口1·2万。集市以小型分散为主。
康熙二十年县志高桥、西玄湖甸,两集文字上不见了。由分散改为以鸦鸿桥为中心的大集市,可能是大集的雏形。康乾两朝百年盛世人口骤增,商业经营迅速扩大,外来商户纷纷幕名而至,逐步形成方园几十里或百里的集市。
经考察,形成京东大集约有三百余年历史。大约经历四次和四次回落。第一次:清同治年间还乡河沿岸棉农的出现,光绪十年县志载有:南乡有宜棉,室家纺织轧轧相通。家家户户纺棉织土布,棉花、棉纱、棉布,由内销转向外销。利用还乡河水运经天津和京航大运河联通。旱路西去张家口通往西北,出冷口和喜峰口达赤峰和内外蒙古大草原,东出山海关联接东三省。水旱路交汇,路传驼铃响,水送摇橹声。清嘉庆初年合镇重修三圣寺碑记已有大型、较大型商号、店铺七十四家捐资,其中有手工作坊榨油、米面加工、酿酒、制醋、绸缎、蚕纱、当铺、钱庄等大商号捐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