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河南的酒文化由于后来的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变的不好了,但现在这个时候还是不错,三小盅入席酒根本不算什么。
上辈子李去病曾经探究过中原的酒文化,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劝酒:好客!
是的,好客。在古代也好、近代也罢,中原由于人口众多、战争不断,粮食总是不够吃的,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酒就更加珍贵,平时不舍得喝,来了客人就招待客人多喝一点。
不过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之后,这种酒文化就开始慢慢的变味,没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
和酒文化相对应的还有请客文化。
河南人请客一般都是去饭店的,也有请回家的,但是比较少。而且,一般来说,请回家吃的都比饭店吃的要差。不熟悉的人会以为你请我去你家吃,就吃这些家常的?也太不拿我当回事了吧。
这里面就有巨大的误解,河南人在习惯上只有很熟的朋友、比较亲近的人才会请到家里吃饭,才不管好赖,反正都是自己人,就比较随意。
如果一个关系和你很好的河南人经常请你喝酒、吃饭,但一次都不是他家里。这说明你还没有走进人家“自己人”的行列,只是普通朋友。
所以,当一个河南人请你回家吃饭吃的很一般的时候,请不要介意,人家真的当你是“自己人”!
看到白才把就喝了,书亮连忙道:“来,才,赶紧吃两口菜。”
白才也不客气,每样菜
都吃了一口:“这菜不错,都是硬菜。”
“那是,刚才去病刚加的。对了,才,你去年过完春节就走了,这一年都在那里干的?”
“在燕京跟着老表瞎混。”
黑蛋儿一听白才的话,立马接口道:“才哥,我也在燕京呢。”
“你不是去了南边么?啥时候去的燕京呀?”
“去了半个多月了,不过过完春节就要在燕京长待了。”
“那感情好,到时候也有个伴儿。你去燕京做什么呀?”
“我原来不是在去病的快递公司么?现在快递公司要在燕京开分公司,我就过去了。才哥,你跟着咱老表在燕京做什么呀?”
“老表在燕京开了个小饭店,我去给他打下手。”
李去病插话道:“开饭店不错呀,特别是在燕京开饭店,有前途。”
“有啥前途呀,就是赚几个辛苦钱。”
李去病郑重地说:“才哥,真的,开饭店真有前途,我们家是没人有这手艺,要是有人有这手艺,我早就让他在燕京开饭店了。”
白才疑惑地看着李去病:“去病,真有前途?”
李去病郑重地点点头:“真有,这饭店开个一二十年,开上一两个分店,绝对是奔驰开着、别墅住着。”
“去病,你不会诳我吧,开饭店能这么有前途?”
其实,不仅白才不相信,所有人都不信,都拿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李去病。
李去病看着一桌人疑惑的眼光,笑了一笑,把手里的筷子放下:“前些年,赚个钱多难呀?村里一半都是草房!这两年呢?草房都扒掉了,都开始盖平房了。这才几年?前些年,村里有几台电视机?现在村里有多少台电视机?以前,咱们吃面,吃的都是什么面?吃的都是九零面、九五面(100斤小麦产95斤面叫九五面,产90斤面叫九零面),还有一阵风(磨面机里过一遍,最差的面),现在吃什么面?八五面、八零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生活好了就会想着改善生活,自己家里做的就是没有外面饭店厨师做的有滋味,所以呀,饭店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而且,不仅是饭店,所有能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行当,生意都会越来越好。看看人家双惠火腿肠,才几年呀?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大企业了。”
这个时候旁边有人插话道:“去病,你家的方便面厂现在也是全国闻名的大企业。”
李去病接话道:“我家的还不行,底子太薄,不像双惠,几十年的底子了。”
李去病说完,一大桌子人都在思考李去病的话。
李去病也不再说话,静静地看大家思考,他能给这些没什么知识、没什么文化、没什么见识的发小们的提示并不多,能领悟多少,全靠自己了。
突然之间,杨大国开口道:“照去病这么说,那以后人人吃肉也会越来越多了,我看呀,养猪可以。”
李去病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催生了上辈子完全不存在的杨氏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