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奇葩双打战术(2 / 2)

中年网球王子 小姿迷 1682 字 6个月前

“你这是什么意思?”吴老二不解。

“你想想,咱们作为业余爱好者,与职业运动员差距最大的几项技术都是什么?”吴老大露出一丝狡黠。

“发球就不用说了,另外一个就是对球的预判,还有就是——网前截击!”吴老二兴奋的叫到。

“不错,平时我们业余的几乎都是打底线球,哪有机会上网截击。在这个底线打法占据主流的年代,就连许多职业选手网前技术也属于短板,轻易不敢上网的。只要我们多打网前球,勾引大魏出手,你看他的成功率会有多少?”

“还是大哥你聪明。大魏在网前忍不住出手,必定会失误。即使不失误,应该也会出现让我们能够上网的机会。”

二人商量好应对之法,心中安定了不少,各自回到底线准备下一分的接发。

第二分,大魏发球后依旧迅速来到网前蹲下。吴老二接发后想也不想就将球抽向大魏的方向,球速看着不快,离大魏距离也不算远。果然,得了一分的大魏信心大增,忍不住再次得分的诱惑,主动挥拍进行截击。只是这球离的远了一点点,他拦截到球的时候,左膝微微抬起,离地有十公分的距离。

正当大魏以为又将得到一个漂亮得分的时候,球拍一接触到球,他就知道不妙了。网球通过球拍传导到他手上的旋转比他预估的要强上好几倍。同时由于膝盖离地,身体发生位移导致重心不稳,拍面角度也出现了偏差。网球如同碰到弹簧一般,直直飞出了左侧边线。

见大魏果然中招,兄弟两默契的相视一笑。那个回发球,吴老二故意放慢球速,但悄悄在上面施加了极强的旋转,只要大魏主动去够球,就会有很大概率出现失误。

“哎,这个球明明很好截击的,怎么就失误了呢?”大魏对自己的表现相当不满。

全程观看了这一分的潘西齐有些严肃的对大魏说:“你知道刚才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吗?你为什么没有完全按照我的交代打球?”

“是吗?我没觉得哪里有问题啊?”大魏有些懵了。

“你难道没有发现自己的左膝盖离地了吗”

“啊,我还以为你没有发现呢?就离地那么一点点,我还以为没有影响。”大魏就像做了坏事被老师发现,有些不好意思。

“就这十公分,影响可是很大的。我之所以让你用膝盖需不需要离地来判断是否能够截击,就是根据现有你的截击水平定出来的。你要是有像奶牛一样的网前,随便你怎么飞我都不管你。”潘西齐解释道。

“要知道,网前截击非常讲究截击那一瞬间拍头的角度与稳定度。在球速很快或者旋转很强的情况下,两者只要有一点点不到位,都有可能出现失误。业余选手击球的瞬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拍头晃动,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往往就是移动中击球。我让你膝盖着地,只动上半身,就是最大程度上保证你重心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像是在进行一个固定球的截击,只要往前、往下一拍,往往就能得分了,就像拍一只死苍蝇那么简单。”

“原来是这样啊。好,我记住了,以后无论遇到什么球,只要膝盖离地,我就不去伸手去接。”大魏郑重说道。

接下来的一分,吴家兄弟故技重施,打出一记看似很好处理的网前球,等着大魏去处理。然而大魏判断出这个球不在最佳距离,忍住诱惑,将球让了过去,早已等在底线的潘西齐一记重拍,将球回向吴老大。吴老大故意又将球向大魏回去,但这次大魏却没有如之前那样。

原来,随着球越來越近,大魏发现这个球进入了自己的完美击球区域。不用动脚步,只需直起上身,将拍子挡在身前,往下轻轻一拍,截击得分!

“哈哈,潘子,这次我可是按照你说的做了。”大魏又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你在网前虽然可处理球的区域非常小,但是也将他们四分之一的回球线路给挡住了。剩下的四分之三,正好是我能够覆盖场地的最大面积。凭我的底线能力,只要他们和我对拉,必定讨不到便宜去。而他们若是将球回到你的拦截区域里,相信这么简单的工作,无论谁都能很好的完成得分吧。”潘西齐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有些得意起来。

“哎呀妈呀!潘子你可真是个网球天才,这么绝的战术你都能想出来!”大魏由衷的赞叹道。

“嘿嘿,这也要多亏你的启发啊。”两人居然互相恭维了起来。

接下来的比赛,吴家兄弟两打得那叫一个憋屈。对底线,二对一也不是潘西齐的对手,最后不是潘西齐打空挡得分就是他们其中之一回球失误。打网前大魏又死活不上当,跪在网前就不动了,看着再近的球也不伸手去接,完全把球交给后场的潘西齐处理。然而,若是一个不小心网前球没回到位,落入大魏的攻击区域。早已等候多时的大魏就像出笼猛虎一般,舒舒服服的将球直接拍死。很快,比分瞬间从1:4变为了6:4,潘西齐组合后来居上,逆转赢下了比赛。

就在兄弟两郁闷不已的时候,大魏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这么舒服的网球比赛,他可从来没有享受过。他觉得自己之前的三十几年简直白活了,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情比蹲着就能把比赛赢了更爽的了。

潘西齐对这场比赛的结果也很满意,当然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双打战术。他不知道的是,今后正是凭借这套战术,他虐便网球界各路双打高手。其影响力之大,ATP甚至特意将这套战术命名为“潘氏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