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我们是要先定战略的,但是,也要用好刚刚形成的这股风,如果不见势而为,择令而行,团队的凝聚力恐会大打折扣。
于是,配班子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
大概哪些人能够委以重任,通过一周有观察,心中并不是没谱,只是要找到合理的方法聘用,既要让大家觉得民主,又要让当事人感到荣耀。
公司组织了一次全体周会,时间并不是很长,仅仅为每人发了一张《公司员工履历调研表》用于经历调查,以及公布了挑选干部的决定和挑选干部的若干要求。
第二天中午,我们从收集的调研表中发现,从经历上能够适合做管理的人几乎为零,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么从外面招聘,要么从零度培养。
这两种路径,做起来哪有想起来那么容易。
但还是鼓励大家从自己的团队里选出自己认可的人,选来选去,大家都只能推出资历老的,但有点老油条,亦或是有点亲情关系的,多半又不务实,以上不是不能接受,也着实容易理解大家的用心,只是私心太重,改造太难,反倒对未来的工作开展产生阻碍。
民营企业的干部不同于外企,上企,国企等。他们的要素一定少不复得现场积极带头作用,这种带头作用不是一般的以身作则,而是很多时候,要有点个人英雄主义,方能让人心服口服。
对于这些老油条,表面上大家选了出来,事实上还有一种看戏的心计。多少还有一点大家对部分人的抱怨,想推出来,借我的管理帮他们收拾的嫌疑。
老板提示我,哪个人不行,哪个人要注意,哪个人会有负作用,我全当信息收集处理了。既然大家对配班子做出了反馈,就这样办。
从人性的角度讲,没有人愿意你给予直接反对,想要人家服从你,只要不违背原则,你都可以暂且先顺从人家,这大概也可以归纳为顺势而为了。
白天基本都是在现场调研,发现问题,分析方案,却也连夜制定出了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临时任期与转正时间、转正标准等。
第二天上午,将选出的干部拉到办公室交心探讨,我第一次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一种渴望提拔又诚惶诚恐的小心翼翼。他们的每一个礼节都会让你觉得生搬硬套到无所适从。
对于一个在某领域太多无知的人来说,最难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他不知道什么,比这更难的是,他也并不知道你正在说什么。
这是锻炼一个管理者耐心的最好机会。
我不得不给每一位新晋升的干部三个锦囊,并需时时盯着他们是否理解正确,因为在操作的时候,他们出奇的会有第二种理解方式。我几次将同样的内容说给我的朋友听,以求证是不是我的沟通出了问题,没有意外的是我的朋友证明了这班干部的理解问题。
每一次任务的交代,都从此多了一道流程,就是在他们认为明白了我的布置后,再让他们重复一遍他们理解的内涵。
工作还是有所进展,但也有人心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