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对吕氏的彻底清算(1 / 2)

之前朱标就对于这次叛乱心生疑窦。</P>

因为这次叛乱的兵力很不对劲儿。</P>

虽说这些勋贵都有府兵和家丁。</P>

但是顶多就是凑个万余人马。</P>

然而这次叛乱事后统计。</P>

足足有一万多人。</P>

多出来的那一两千人是哪里来的?</P>

只能是李善长弄出来的。</P>

可是李善长只不过是一介文官。</P>

哪里来的资格豢养府兵和家丁。</P>

只是李善长被胡惟庸这个蠢货自以为是的杀了。</P>

觉得这样就能够蒙骗得了 自己。</P>

让自己就此断了线索。</P>

这些天朱标在 审理这件案子的同时。</P>

也在着重调查那多出来的几千叛军到底是从哪里弄出来的。</P>

但却一直没有什么头绪。</P>

却没想到今天在李祺的供词里面得到了答案。</P>

李祺的供词里面写的清清楚楚。</P>

那些多出来的叛军来自吕家。</P>

就是吕氏的那个吕家。</P>

朱标万万没想到最后这件事情居然会落到自己的头上。</P>

“你确定这份供词没有问题?”</P>

朱标虽然早就 已经信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话。</P>

但还是带着一丝不甘心的问道。</P>

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让朱标难以接受了。</P>

锦衣卫指挥使闻言浑身一抖。</P>

赶紧说道:</P>

“不敢欺瞒太子殿下。”</P>

“李祺的供词臣一字不敢更改。”</P>

“确实如此!”</P>

朱标点了点头说道:</P>

“这就对了,怪不得会多出这么多的判军。”</P>

“把吕家的人全都拿下。”</P>

“到时候一并发落!”</P>

锦衣卫指挥使闻言立刻躬身退去。</P>

这件事由不得朱标不生气。</P>

先是吕氏想要谋害常氏和朱雄英。</P>

然后又搜出来吕本和吕氏之间的那些密信。</P>

现在又让自己看到吕家谋反的证据。</P>

着实让朱标难以接受。</P>

吕家并非是什么不知名的家族。</P>

相反在前朝还十分的辉煌。</P>

祖上吕文焕是前宋将领。</P>

不过在襄阳之战 的时候投降了蒙古。</P>

后又在伯颜麾下充当先锋。</P>

最后官至江淮行省右丞。</P>

当时的吕家称得上是显赫一时。</P>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P>

吕家没有再出什么特别厉害的人才。</P>

才逐渐没落下来。</P>

等到吕本的时候,家族已经不复昔日的辉煌。</P>

就连吕本本人也只能在前元当一个小官。</P>

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

就算是再没落,吕家一百多年的积累也不容小觑。</P>

当初朱元璋接纳吕本,未尝没有拉拢吕家的意思。</P>

只是没想到吕家如此的包藏祸心。</P>

其实朱标不知道的是。</P>

原本的历史上,若不是朱允炆太过于心急。</P>

把朱棣给逼反了。</P>

说不定若干年之后,吕氏真的能够把持朝堂。</P>

吕氏不能再留了。</P>

朱标的心中杀意一闪而逝。</P>

随后便返回了太子府。</P>

常氏看到朱标回来。</P>

抱着朱雄英就迎了上去:</P>

“夫君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P>

朱标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对常氏 笑着说道:</P>

“今天宫里没有什么别的事。”</P>

“所以我就先回来了。”</P>

说完又把朱雄英接了过来。</P>

抱着自己的儿子逗了一番。</P>

然而朱雄英却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父亲的心里有事。</P>

【是不是江南缺粮食的事情已经传到京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