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言不由得眉头一皱。</P>
马皇后赶紧说道:</P>
“你这孩子,净捣乱。”</P>
“嘴上说的轻巧。”</P>
“你知道这么多百姓全都通知一遍,要花多少功夫吗?”</P>
朱棣却摇了摇头说道:</P>
“父皇,儿臣可不是在捣乱。”</P>
“这段时间儿臣帮着父皇赈灾。”</P>
“也接触到不少百姓。”</P>
“儿臣觉得,那些百姓可比金陵的官员们真诚的多。”</P>
“也比那些商人 朴实的多。”</P>
“他们没有多的诉求,只想有食有宿。”</P>
“只要朝廷能够真心对待百姓。”</P>
“百姓同样也会真心对待朝廷。”</P>
朱元璋开口说道:</P>
“你到底要说什么?”</P>
“不用在这拐弯抹角。”</P>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说道:</P>
“父皇,儿臣的意思是。”</P>
“这么多的灾民,朝廷都能够赈济。”</P>
“为什么那些流落在外的本地百姓,朝廷不能够将他们叫回来呢?”</P>
“只要让那些看到堤坝,接受朝廷赈济的百姓去宣扬朝廷的恩德。”</P>
“那些百姓们都会选择相信的。”</P>
“我想父皇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吧?”</P>
听到自己儿子教训自己。</P>
朱元璋这一次罕见的没有发怒。</P>
而是沉默着认真思考朱棣的话。</P>
徐达和汤和也是认真的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朱棣。</P>
这段时间这位燕王不辞辛苦的奔走在赈灾的第一线。</P>
整个人也清减了不少。</P>
尤其是朱棣,本来这段时间对朱棣的印象就很好。</P>
而随着朱棣一点一点表现出来的特质。</P>
更是让徐达对这个女婿十二分的满意。</P>
甚至还庆幸自己当初没有一口回绝这件亲事。</P>
要不然这么好的女婿就要被自己给错过了。</P>
想到这里,徐达忍不住开口说道:</P>
“四哥,我倒是觉得燕王说的有几分道理。”</P>
“圣人有言,君如行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只要朝廷是真心为 百姓好。”</P>
“百姓也不会分不清好坏的。”</P>
汤和也在一旁开口附和道:</P>
“老八说的没错。”</P>
“咱们费了这么大的功夫。”</P>
“不就是 想让这里的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P>
“现在眼看着百姓的生活有盼头了。”</P>
“自然也要考虑到那些已经成为流民的那一部分。”</P>
“再者说了,那些流民始终都是不安定因素。”</P>
“不如让他们回来安心从事生产!”</P>
马皇后也拉住朱元璋的手说道:</P>
“老四难得如此为你分忧,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P>
朱元璋听到几人的话。</P>
点了点头说道:</P>
“咱并不是因为老四的话生气。”</P>
“而是在想到底应该怎么办。”</P>
“老四说的没错。”</P>
“朝廷要先让这些外出的本地人觉得回来的日子有盼头。”</P>
“但是光靠堤坝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P>
“这样,咱决定免了整个昆山未来五年的赋税。”</P>
“让他们能够安心的从事生产。”</P>
“就算他们不相信堤坝,这五年免赋总是要相信的吧。”</P>
“到时候 回来看到家乡的水患问题彻底 得到解决。”</P>
“自然也就会留在家乡了。”</P>
朱元璋的话让众人都松了一口气。</P>
徐达和汤和赶紧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