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不想深入研究实在是太正常了。</P>
至于朱英饶,完全是好胜心在作祟。</P>
只可惜数学不比别的,不会就是不会。</P>
但是两个人学习数学后完全不同的结果。</P>
却让朱雄英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P>
因为数学是一切的基础。</P>
当数学这门学科被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出来的时候。</P>
人类才算是真正的迈步进入一个新的时代。</P>
所以在有了这个想法的第一时间。</P>
朱雄英就找到了自己父王。</P>
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P>
然而换来的却是朱标的一阵哑哈哈大笑。</P>
紧接着便让人叫来几个算学大家。</P>
“算学这种东西。”</P>
“从商周时期便有了。”</P>
“绵延至今,已经有数千年。”</P>
“大到朝廷的赋税钱粮,账册土地。”</P>
“小到日常买卖,鸡毛蒜皮。”</P>
“哪一样都离不开算学。”</P>
“朝廷的户部和工部,地方的户房和工房。”</P>
“都是有算学大家在的。”</P>
自己这个儿子整天在自己和父皇面前表现的都是智珠在握的形象。</P>
难得找到这么一个机会。</P>
朱标当然不会放过。</P>
朱雄英对此倒没有什么意外。</P>
古代的各种算学着作自己又不是不知道。</P>
但是受困于算法和计数方式。</P>
这种法子的计算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P>
传播效率更不必说。</P>
从古到今 几千年,数学大家屈指可数。</P>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改进这些东西。</P>
大明的算学水平并不低。</P>
甚至已经有了微积分的苗头。</P>
但是 这种东西不具备适普性和传播性。</P>
就像那些算学大家,要么是家族传承。</P>
要么是悟性逆天。</P>
这些人固然值得敬佩。</P>
但还有不知道多少天才。</P>
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P>
朱雄英改进如今的算学,为的就是把这些人发掘出来。</P>
自己再强,也不可能一个人干了所有人的活。</P>
为什么把那些生意交到朱镜静等人的手里。</P>
就是朱雄英知道,必须要借力。</P>
否则累死自己,也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大明。</P>
所以在朱标叫来这些算学大师之后。</P>
朱雄英当即提出要跟这些算学大师比试一番。</P>
听到皇孙殿下的要求。</P>
一众算学大师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十分的不屑。</P>
自己这些人哪个不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算学。</P>
并且都是有家学渊源的。</P>
算学这种东西,又不是写文章。</P>
一个不到四岁的孩童。</P>
就算是再聪明。</P>
也不可能比得上自己几十年的研究。</P>
然而很快,朱雄英就用脑海里的算学知识。</P>
打败了这些 算学大师。</P>
在他们还在拨动算盘珠子或者是手拿算筹进行演算的时候。</P>
朱雄英就已经说出了正确答案。</P>
甚至连算盘等工具都没有用。</P>
并且和这些算学大家算出来的结果分毫不差。</P>
这让那些算学大家一个个的全都傻眼了。</P>
纷纷开口询问朱雄英是怎么做到的。</P>
因为这些算学大师知道,算数不同别的学科。</P>
皇孙殿下必然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方法。</P>
才能够不借助工具,这么快的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