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找我来有什么事?”</P>
来到朱元璋的面前。</P>
朱雄英脸上满是笑意。</P>
朱元璋看到自己孙子来了。</P>
心中也是无比的高兴。</P>
自己这趟微服私访,仅仅只是想体察民情而已。</P>
没想到朱雄英已经做出了如此多的布置。</P>
“你之前弄出来的 那个三段击。”</P>
“咱已经知道了。”</P>
“并且已经吩咐下去,让火器营的人开始着手用三段击来练习。”</P>
“并且那三个互相配合的人,军饷 也都是一样的。”</P>
“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做法。”</P>
“等再过一段时间,咱还要去验看训练成果呢。”</P>
对于自己爷爷的话,朱雄英并不感到意外。</P>
因为从城外的那个庄园回来之后。</P>
朱雄英便和朱棣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朱元璋和 朱标。</P>
不过紧接着便是朱元璋微服出巡。</P>
直到刚回来,才看到试射的结果。</P>
一看之下,果然是惊喜中带着满意。</P>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射击法子。</P>
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P>
朱元璋对火器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人。</P>
尤其是在和陈友谅互为敌对的时候。</P>
发展火器的想法,便在朱元璋的心中扎下了根。</P>
并且一直贯穿大明始末。</P>
但却一直因为火铳的质量和射速原因。</P>
无法在军中大面积的推广。</P>
后来朱雄英画出来燧发枪,让朱元璋大喜过望。</P>
火铳的质量上去了,士兵们不再担心炸膛。</P>
训练时的胆子也就更大了。</P>
军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枪法很高的士兵。</P>
现在又弄出了三段击的战法。</P>
更是将射速提高了好几个档次。</P>
一下子解决了两个大问题。</P>
朱元璋怎么会不高兴!</P>
要知道训练一个弓手,可是要 花好几年的时间。</P>
但是一个合格的火铳手,只需要短短的一两个月就行了。</P>
虽然训练时候的花费要比弓手贵的多。</P>
但是时间短了,省下来的军饷更多啊!</P>
大明是有钱了不假,可是老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P>
又逗了朱雄英一会儿。</P>
朱元璋才说出了自己叫朱雄英来的真正目的:</P>
“咱已经听说了。”</P>
“你弄出来个叫珍妮纺纱机的东西。”</P>
“准备运到北方草原上。”</P>
“把那里的羊毛纺成线,然后运回中原卖。”</P>
“那个东西咱也看了,着实是个好东西。”</P>
“但咱也听你父王说了。”</P>
“说是这东西不准在江浙地区出现。”</P>
“会引起极大的动荡。”</P>
“那你就不怕弄到草原上,也引起草原的动荡?”</P>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的话说道:</P>
“爷爷,先纠正你一个说法。”</P>
“不是不准珍妮纺纱机出现在江浙地区。”</P>
“而是现在还没有到它出现在江浙地区的时候。”</P>
“如今江浙地区是咱们大明主要的产量地区。”</P>
“饭碗问题,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P>
“当初咱们为什么要向大越派兵,还不是为了一碗饭。”</P>
“那地方除了能产粮,也没什么好稀罕的。”</P>
“等到时机成熟,朝廷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P>
“推广到江浙地区,才不会伤及根本!”</P>
朱元璋心中十分惊讶。</P>
按理说自己才是那个从小受苦受难惯了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