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点了点头。</P>
把自己能想到的那些危害全都给说了出来。</P>
朱标听完也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P>
没想到危害居然这么大!</P>
“幸亏你发现的早。”</P>
“现在各地才刚刚开始乡试。”</P>
“一切都还来得及。”</P>
“真要是到了会试这一步,可就有点晚了!”</P>
朱雄英同样面色凝重。</P>
小小的乡试,即便考中也只是个举人功名。</P>
况且有如此多的龌龊。</P>
等到会试的时候,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P>
这已经 危害到大明的国本了。</P>
绝对不能够等闲视之。</P>
“雄英,你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P>
“如今各地乡试在即。”</P>
“今年又是正式科举。”</P>
“这件事可拖不得太长的时间。”</P>
朱标的脸上露出焦急之色。</P>
之所以着急,是因为在刚刚的一瞬间,朱标已经在脑子里过了好几个应对之策。</P>
但都是漏洞百出。</P>
很容易被有心人抓到机会。</P>
朱雄英看到朱标脸上的焦急之色。</P>
安慰道;</P>
“父王不必担忧,解决之法自然是有的。”</P>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顿时松了一口气。</P>
自己儿子出手,那问题必然能够得到 解决。</P>
在回来的路上, 朱雄英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P>
那便是效仿前宋的武将制度。</P>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P>
考官和考生之间,除了有考试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外。</P>
便再也没有任何的交集。</P>
虽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个隐患。</P>
但最起码能够解决大部分隐患。</P>
等到再过几年,大明的文武之道平衡后。</P>
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便会渐渐消失。</P>
到时候人们也不会把科举看的太重。</P>
这种情况便会进一步的减少。</P>
因为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P>
赔本买卖,谁都不会去做的。</P>
“所有的监考老师,由朝廷统一委派各地。”</P>
‘“反正翰林院里还有那么多的清流。”</P>
“养着也是养着,多多少少也要让他们发挥点作用。”</P>
“至于谁派往何处,则完全用抽签做决定。”</P>
“抽签这件事,还得让锦衣卫去监督。”</P>
“并且以后每一届科举。”</P>
“都要采取这种方法,若是有人抽到和上届同一个地方监考的话。”</P>
“则需要重新抽签。”</P>
“保证这些考官都是随机监考各地。”</P>
“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一直监考。”</P>
“同时,这些人每三年就要 轮换一批。”</P>
“换之前,也不能走漏风声。”</P>
“免得这些人会形成某种默契。”</P>
“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科举的纯粹性!”</P>
朱雄英知道,如果这些官员长时间不进行地域和人员的轮换的话。</P>
很容易让他们之间形成某种默契。</P>
比如在考官的圈子里,对各自家乡的士子网开一面。</P>
这样一来,就会你好我好大家好。</P>
不过进行地域和人员的轮换之后。</P>
想要做到这一步的难度就陡然上升了许多。</P>
因为地域和人员都是不固定的。</P>
想要攀交情,除非把所有的官员全都拉进一张网里。</P>
这种操作不是没有可能。</P>
但是困难太大,万一泄密代价也高。</P>
更何况各地的官员也不是铁板一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