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罢了。</P>
即便没有提前知道。</P>
这些人也绝对翻不起风浪。</P>
无非就是朝廷会猝不及防一些就是了。</P>
所以朱雄英压根就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上。</P>
但是朱雄英最近一段时间过得却并不怎么开心。</P>
因为有一个人正天天的缠着自己,一刻也不肯放松。</P>
这个人名字叫做宋慎。</P>
乃是宋濂的孙子。</P>
宋濂在去年的时候 ,已经被自己的皇爷爷给恩准致仕。</P>
作为当初被朱元璋亲自礼聘的皇家师傅。</P>
就连朱标的功课都是宋濂教的。</P>
除此之外,宋濂还是大明的 太史公。</P>
奉朱元璋的命修了《元史》。</P>
又帮着朝廷制定 了 许多的礼仪。</P>
在朝中上下都颇有名望。</P>
所以致仕的时候,被朱元璋加了太子太傅的荣衔。</P>
并特旨让其孙宋慎陪着自己爷爷返回家乡。</P>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P>
宋慎遇到了自己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P>
起因是宋濂因为家世的原因。</P>
也跟不少士子交好。</P>
而宋慎从小受自己爷爷的熏陶。</P>
也不是什么迂腐之辈。</P>
所以就特别喜欢跟科举改革之后的那些士子们在一起交流。</P>
久而久之,众人也了解到了这个太傅之孙。</P>
并不是什么高傲之人。</P>
便乐得和他为友。</P>
随后在一次偶然的集会上。</P>
宋濂接触到了朱雄英编纂的基础物理学。</P>
心下好奇的他便打开翻阅。</P>
不看不要紧 , 一看之下顿时被里面的东西给吸引了。</P>
连饭都顾不上吃,便拉着那些好友问东问西。</P>
同样都是青年人。</P>
宋慎不仅是自己的朋友。</P>
还和自己有同样的爱好。</P>
这些士子当然乐于和宋慎分享。</P>
这一下,更是让宋慎彻底的沉迷其中,难以自拔。</P>
得知这本书是皇孙朱雄英写的之后。</P>
当即便对朱雄英五体投地。</P>
朱雄英的威名宋慎自然是知道的。</P>
但是这本基础物理,却让宋慎 第一次认识到。</P>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都大。</P>
后来宋濂致仕。</P>
宋慎也只是把自己的爷爷护送回乡之后。</P>
便急匆匆的返回了金陵。</P>
因为这一次,自己要拜皇孙殿下为师。</P>
认真的学习格物学!</P>
宋濂在知道自己孙子的想法之后。</P>
并没有横加阻拦。</P>
虽然身为大儒,宋濂却不是什么迂腐之人。</P>
否则也教不出宋慎这样的孙子。</P>
于是辞别了自己爷爷 之后。</P>
宋慎就再次返回了金陵。</P>
一到金陵,宋慎就跑到太子府。</P>
和朱雄英讲明了自己来意。</P>
朱雄英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P>
心中也是十分的高兴。</P>
宋濂是什么人?</P>
当时硕儒。</P>
有他的孙子加入到格物学里来。</P>
天下的读书人就等于是有了一层遮羞布。</P>
也不会这么言辞激烈的反对格物学了。</P>
于是朱雄英便十分高兴的让宋慎和那些士子一起学习。</P>
然而宋慎在知道朱雄英的打算 之后。</P>
却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P>
“皇孙殿下,臣是来拜你为师 的!”</P>
“希望您能收下臣当徒弟!”</P>